你是怎麼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慈銘健康 發佈 2020-04-28T14:29:31+00:00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②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在家庭中應儘量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餐具,不和其他家庭成員混用。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在我國,它的感染率56%左右,大約1%的感染者最終會發展為胃癌。

由於它是誘發胃癌的元兇,所以,預防和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預防胃癌的第一關鍵。

傳染途徑有哪些呢?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口口、糞口、胃口等途徑傳播。


01口-口傳播

口口傳播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最重要的傳播途徑。

共餐制和不使用公筷是感染HP的重要因素

  • 幽門螺旋桿菌可在牙菌斑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刷牙這事兒一定要認真對待,切不可草草了事。
  • 共餐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建議,餐具廚具定期消毒,最好使用公筷,並減少在外就餐的機會。
  • 不熟的食物。
  • 經常在外就餐者被感染的機會也明顯增加。
  • 刺激性食物,由於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體抗力低下,從而容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的入侵,它對感染Hp的影響雖然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卻是潛移默化而且持久的。
  • 還有一個重要途徑是接吻。科學研究發現:胃部的幽門螺桿菌在唾液中也會有所殘留。而接吻是交換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02糞-口傳播

糞便中存活的幽門螺桿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而使飲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門螺桿菌,研究表明低溫能延長幽門螺桿菌的生存期,因此低溫保存的食物如被幽門螺桿菌污染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機會。

所以,飯前便後要洗手,保持清潔水源等非常重要。宜堅持不喝生水,不生吃蔬菜或未洗凈的瓜果。


03胃-口傳播

這是指幽門螺桿菌經感染者的嘔吐物等傳給健康者。主要發生託兒所、幼兒園或小兒的兄弟姐妹中。因為小兒容易發生嘔吐及生理性胃食管返流,以及口水、鼻涕、糞便等,這些都可能帶有細菌。而小兒衛生意識差,又喜歡吸吮手指,所以幽門螺桿菌容易在集體生活的兒童中傳播。


04家庭聚集性

中國人吃飯都不習慣用公筷,還喜歡扎堆聚餐,一盤菜大家夾來夾去,這就給幽門螺桿菌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一旦這桌人中有一個感染者,那麼其他人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既然不能改變飲食習慣,那就減少聚餐的機會。

同樣,同一家庭中只要有一個成員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很可能使全家人都被感染。

研究發現,居住密度和感染率密切相關,密切接觸增加傳播機會。家庭成員感染多屬同種Hp亞群。

所以,一家人中有一個成員感染了,除了本人注意飲食生活的隔離外,也建議其他人去做檢查,並按照醫囑決定是否根除。


05「母嬰傳播」

這裡並非指母嬰垂直傳播,而是特指哺育幼兒過程中的常見錯誤舉措,包括不清潔的哺乳,口對口餵食,咀嚼後餵食,親吻嬰兒口唇,或用大人的餐具、吸管等餵食。


06經寵物、蒼蠅、昆蟲傳播

接觸寵物後,要記得洗手,居住環境要清潔,避免蚊蠅騷擾。


07醫源性傳播


侵入式檢查如胃、喉鏡,口腔、牙科、鼻腔治療等,是造成醫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所以檢查和就醫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呢?

① 孩子是易感人群,家長要杜絕用嘴給孩子餵飯的習慣。孩子餐具要專用。

② 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在家庭中應儘量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餐具,不和其他家庭成員混用。

③ 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處理,主要以高溫煮沸消毒為主,時間約在半小時為宜。

④ 外出就餐選擇以一次性的餐具為主,不給其他人隨意夾菜。

⑤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⑥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更換牙刷,洗牙。

⑦ 不吃生食,必須要吃,要充分洗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