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之早期臨床症狀、病例識別、臨床治療

大城小醫徐醫生 發佈 2020-01-29T10:19:22+00: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部分早期患者可以不發熱,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狀,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症狀少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有什麼臨床表現?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部分早期患者可以不發熱,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狀,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症狀少見。一半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數日內即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實驗室檢查

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實時螢光RT-PCR鑑定。每個病例採集上、下呼吸道標本,如支氣管或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同時採集發病初期和發病14天後的血清。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學有什麼特徵?

早期呈現多發的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甚至「白肺」,胸腔積液少見 。

臨床上怎樣識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疑似病例同時符合以下2條

流行病學史:

在發病前兩周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市的發熱伴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者有聚集性發病。

臨床表現:

發熱,部分早期患者可以不發熱,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狀;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臨床上怎樣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標準的基礎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標本行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可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在臨床上如何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病例?

危重病例是指患者生命體徵不穩定,病情變化迅速,兩個以上的器官系統功能不穩定,減退或衰竭,病情發展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