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揚州學生將每日兩次監測體溫

揚州晚報 發佈 2020-02-08T15:27:02+00:00

為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學校的擴散和蔓延,指導學校科學有序地開展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前,揚州市教育局印發了《揚州市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為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學校的擴散和蔓延,指導學校(幼兒園)科學有序地開展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前,揚州市教育局印發了《揚州市學校(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開學前:對到過疫情嚴重地區師生做好登記

市教育局明確,開學前階段,要制定預案制度。學校應在衛生健康部門的技術指導下,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完善疫情報告、晨午檢、學生因病缺課登記追蹤、複課證明查驗、教學場所的通風與消毒等制度。

「這幾天每天都要填報表格,有點辛苦,不過也能理解。」昨天,我市一所小學老師說。記者了解到,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學校要做好師生員工的排查管理工作,建立排查制度,明確部門、年級、院(系)及班級人員管理職責,掌握全校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和行程動向,通知現在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師生一律推遲返校,具體返校時間等候通知。對到過湖北(包括途經)及其他疫情嚴重地區的師生做好排查登記。

「按照要求,到過湖北(包括途經)及其他疫情嚴重地區的師生返揚後必須實行居家醫學觀察或集中醫學觀察(住校學生)不少於14天,對上述人員的密切接觸者同時開展居家醫學觀察不少於14天。」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學校開展健康教育,不得開展大型聚集性活動,做好個人衛生,開展環境整治活動。

開學後:我市學生每日兩次監測體溫

「開學後,我市將開展體溫檢測。」昨天,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各學校將密切監測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態,落實晨午檢制度,每日兩次監測體溫,住宿生在晚間增加一次監測體溫,並做好登記。體溫(腋溫)超過37.3℃的發熱者,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場所進一步問診,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置。

同時,嚴格執行學生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中小學校要在24小時內將學生因病缺課的信息上報至「江蘇省學生健康監測系統」。同時,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近距離接觸過程中,要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

我市將加強校醫院(室)、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活動區域的通風與消毒,每日消毒兩次。學校每日至少早、中、晚打開門窗通風三次,每次通風時間不低於30分鐘;學校還可通過安裝機械通風設施,加快重點場所空氣流通。做好接觸頻次高的物體表面的消毒,衛生間、洗手池應配備洗手液或消毒劑。

同時,開展多種形式健康宣傳教育,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穩定師生思想情緒,引導師生增強自我防控意識,做好個人防護,不得開展大型聚集性活動。落實手衛生,推行師生員工勤洗手的防控策略,貫徹落實七步洗手法,儘量縮小活動範圍。

開學後若發生疫情 必要時班級或全校停課

關於發生疫情時的防控措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發現師生員工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求其佩戴口罩,送至醫院診治。若被診斷或疑似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學校應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並配合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做好疫情的控制和病人的救治,落實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提出的防控措施。

據悉,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和當地疾控機構出具的傳染病防控意見書,學校根據衛生部門建議,必要時採取班級或全校停課等措施。學校應接受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調查、採樣、密切接觸者篩查、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反映有關情況。如有師生員工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有學生、教職工宿舍的學校應安排相對獨立的指定場所開展隔離或集中醫學隔離,並與密切接觸者管理人員取得聯繫,掌握師生員工健康隨訪情況和解除日期,符合解除條件後方可返校。

師生員工病癒或隔離期滿後,須持醫院病癒返校證明到學校衛生室(保健室)覆核確認登記,持有校醫(保健老師)出具的複課證明方可回教室上課。

按照要求,學校加強教室的通風,並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下,做好重點場所和物品的終末消毒。

通訊員 陳德勝

記者 劉冠霖 楚楚

編輯 晴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