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如何度過「疫情危險期」?專家說,居家自我監護應該這樣做

中國婦產科網 發佈 2020-01-30T15:04:21+00:00

居家自我監護是指在妊娠晚期,由孕婦本人及其家屬,在家中對胎兒宮內情況進行監護,協助判斷胎兒宮內的安危,能及早期提供有無胎兒宮內缺氧的信息,以便及時就診,獲得治療。



執筆專家:張珂

所在單位:浙江大學醫學院婦產科醫院

當下正是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流行期,居家!居家!居家!居家是預防感染保障健康的最好措施。孕媽咪如何平安地度過這「疫情危險期」,如何做好孕晚期保健,及時了解胎兒宮內安危,發現異常,及時干預呢?——居家自我監護三部曲將助你一臂之力!

居家自我監護是指在妊娠晚期,由孕婦本人及其家屬,在家中對胎兒宮內情況進行監護,協助判斷胎兒宮內的安危,能及早期提供有無胎兒宮內缺氧的信息,以便及時就診,獲得治療。這種家庭自我監護,主要通過自我胎動計數,自我胎心監護及遠程胎心監護常用三種方法來實現。在這裡將教會你諸如如何感覺胎兒的健康存在,如何數胎心,如何數胎動,如何運用居家遠程監護等方法,來了解寶寶的安康。還有,什麼情況提示寶寶有危險,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一、 自我胎心監護

1、監測的方法

經腹壁聽取胎心法是觀察胎心率最簡單而實用的自我監護方法, 一般可指導准爸爸學會聽胎心,胎兒的心音,猶如鐘錶的「嘀噠」聲,是雙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在妊娠6個月以後可以在腹部聽取,每天2~3次,每次1~2分鐘。

2、正常與異常

胎心正常範圍為110~160次/分,規律、有力。若持續少於110次/分或大於160次/分示胎心異常,提示胎兒宮內有缺氧可能。若胎心率在異常範圍並伴有胎心律不規則,提示胎兒缺氧更嚴重。但需結合每個孕婦的基礎胎心率。若比基礎胎心率增減30次/分,雖然胎心率仍在正常範圍也應視為異常。

3、異常巧對付

一旦發現胎心率異常,可在家進行遠程胎心監護或者及時去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二、自我胎動監護

1、胎動的出現

胎動的出現,給孕媽咪帶來無與倫比的新奇和幸福感。一旦胎兒醒著,便會敲擊母體的子宮壁,而准媽媽會感到一陣陣溫柔的彈性撞擊,一般出現在孕16~20周左右。有時在孕婦腹壁外可看到胎兒翻身時的蠕動波,當胎兒打嗝時,孕媽咪感到胎寶寶在肚子裡有規律跳動,一般會持續15~20分鐘左右。假如在超聲波直視下可看到胎兒膈肌有規律的收縮,據研究報導這是胎兒的早期呼吸樣運動,有利於胎兒肺血管的發育。

2、胎動的規律

胎動在妊娠的不同時期及每晝夜的不同時間均有變化,一般來說,孕媽咪在16~20周開始感到胎動,孕20周時,胎動約200次/天,隨孕周增加,胎動也漸增,孕32周達高峰約575次/天,孕38周後由於胎兒先露部下降,胎動有所減少,平均282次/天,過期妊娠將明顯減少。胎兒有睡眠-覺醒周期,孕晚期胎兒的活動時間越來越長,睡眠時間逐漸縮短,一般20~40分鐘交替,最長達1個小時。

3、胎動的類型

胎動是一種主觀感覺,個體差異很大,受羊水量,胎盤附著部位、腹壁厚度和孕媽咪對胎寶寶敏感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根據孕媽咪感覺到胎肢體、軀幹活動的部位、力量、持續的時間可分為滾動式的全身運動、單純的肢體運動、呃逆樣的胸壁抽動,以及不能被孕媽咪本人感覺到而只有超聲波下才能觀察到的呼吸樣運動。

4、監測的方法

孕婦在安靜環境內集中精神,最好側臥位進行,在固定時間自數胎動次數,分早、中、晚3次,每次1小時計,並將胎動次數記錄於表格內,把3次計數的胎動數相加乘以4,即為12小時胎動的總數。

5、胎動的意義

胎動是指胎兒在宮內的活動,不僅是胎兒存活的象徵,更是胎兒情況良好的表現,胎兒活動度與胎盤功能狀態直接相關。當胎兒在宮內缺氧時,首先表現胎動減少,然後會胎動消失。當胎動消失12小時,稱謂「胎動警報信號」。這是胎兒向准媽媽發出的SOS,胎寶寶缺氧的先兆,應予高度重視。因此,胎動計數是一種簡便有效的產前自我監護手段,是胎兒宮內安危的「警示器」。

6、正常與異常

孕媽咪28周後應每周進行胎動計數1次;妊娠32~36周,應每周進行胎動計數2次;妊娠36周以後,應每天進行胎動計數。胎動次數12小時在30~40次,和每小時胎動3~4次以上,說明胎兒情況良好;若12小時胎動小於10次,或每小時胎動少於3次,表明胎兒缺氧,應及時去醫院進一步接受檢查和治療。

三、居家遠程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目前評估胎兒安危的主要監測手段。基於網際網路加計算機技術的引入,開啟了遠程醫療之路,也促使遠程胎心監護誕生與發展,豐富了家庭自我保健的內涵,原本孕媽咪去醫院常規檢查時,每次都要接受胎心監護的檢查,以了解胎兒宮內的安危。但是,就目前應對「疫情流行」的情形下,孕媽咪可以選擇居家遠程胎心監護,將圖形通過手機雲端,到達監護中心或醫生的手機判圖端,寶寶安危就知了。這樣,寶媽就可以安心在家,減少出門的次數。

需要的准媽媽們,只要去醫院完成相關租憑手續,下載APP,將遠程胎心監護儀帶回家,即可不出家門實施胎心監護。居家的准媽媽們,當監測胎心或胎動有異常,或者作為日常監護,可隨時隨地使用都卜勒監測儀進行胎心監護30-40分鐘,醫院的醫生根據上傳的監護圖形及時給予回復和建議。若有異常,能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和覆核。由此,遠程胎心監護不僅可以保障孕媽咪安全度過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而且能實現居家隨時隨地監測胎心和實施監護,能滿足目前預防疫情居家的剛需,讓寶寶時刻處於醫生的保護之中,提高了圍產期保健質量。

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孕婦無疑是胎兒最直接、最親切最有效的監護人。居家孕婦自我監護三部曲,有效地助判斷胎兒宮內的安危。胎動計數是由孕媽咪獨立完成,有一定的主觀性;胎心計數是由家人和孕婦共同來承擔,有一定局限性;而遠程胎心監護,則是由孕婦、家人和醫務人員共同參與,更全面地反映胎兒狀況。通過實時地對胎心率變化曲線進行描記、上傳和分析,能客觀而正確地評估胎兒宮內狀況,及時發現胎兒窘迫,是前兩種居家監護方法的有力補充。使監護更及時、更有效,起到與院內監護同質化。同時,也避免了胎動稍有異常,孕婦即往返醫院的麻煩和費用,緩解了大醫院患者擁擠、看病難的矛盾,尤其當下寒冷的冬季和疫情流行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保障胎兒安全乃是圍產醫學永恆的主題,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

專家簡介

張珂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醫學碩士,主任技師。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婦兒臨床分會第二屆常務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母胎醫學專委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委員兼秘書,浙江省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委員兼秘書,浙江省婦幼健康協會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專委會副主委,浙江省產科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盆底康復專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浙江省預防醫學會盆底疾病防治專委會副主委,浙江省婦科泌尿及盆底康復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預防醫學》等雜誌審稿專家。

從事圍產期監護工作、教學及科研30餘年,對圍產醫學、胎兒監護及盆底康復等方面有較深的造詣,曾率先在浙江省內開展遠程胎兒監護和亞洲最大的胎兒監護網絡,對異常CTG圖型的識別與處理有獨到之處,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受基層的歡迎。在SCI收錄及國家核心雜誌上發表論文40餘篇,參與著書17部。主持多項省廳級科研項目,作為主要骨幹參與國家十一五,973及國際合作等研究項目,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第一),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第二)。2008年起,開展了多項產後盆底功能相關課題,在浙江省率先開展產後盆底功能的規範評估和康復治療,擬定出產後盆底功能康複診治流程作為適宜技術,在浙江省衛計委備案並加以推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