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每月尿失禁一次!五招能治

凱瑞小服 發佈 2020-01-03T06:43:50+00:00

由於女性尿道短淺,又無完整的尿道括約肌,陰道萎縮或過於寬鬆均致其彈性減弱。妊娠、產傷、子宮脫垂、子宮肌瘤或會陰部騎跨傷等等,均可引發骨盆底肌張力降低而逢腹壓增加時誘發「尿失禁」。

由於女性尿道短淺,又無完整的尿道括約肌,陰道萎縮或過於寬鬆均致其彈性減弱。妊娠、產傷、子宮脫垂、子宮肌瘤或會陰部騎跨傷等等,均可引發骨盆底肌張力降低而逢腹壓增加時誘發「尿失禁」。尿失禁的發生跟性別和年齡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有研究表明,50歲以上婦女有超六成人群出現尿失禁症狀,而男性只有12%有尿失禁。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凡是膀胱壓力大於尿道阻力時,均可致尿失禁。當劇咳、搬動重物、便秘用力排便時均可引發腹壓陡升;再加上陰道、會陰區肌張力減低;膀胱擴約肌松馳而釀成的尿失禁稱為「壓力性尿失禁」。由於多見於女性,又稱「女性尿失禁」或「女子壓力性尿失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姚友生教授表示,現在這種病有年輕化趨勢。

科研統計分析,約有18%的婦女在無任何誘因條件下,每周或每月可出現最低1次的「壓力性尿失禁」。

約有70%的「壓力性尿失禁」者,可通過加強骨盆底肌張力的鍛鍊而使症狀得到糾正或銳減。其方法為:

(1)每日進行數次緊縮肛門及陰道的運動;

(2)平臥於床上,每天至少進行仰臥起坐運動2次;

(3)平臥床上進行快捷又規律的伸縮雙腿運動,每日3次;

(4)提倡蹲式排便或蹲於馬桶上便尿。蹲式排便的傳統習慣有益於骨盆底肌的張力;

(5)針刺中極、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也會增強骨盆底肌張力而改善膀胱功能。

此外,對於輕度的尿失禁患者,每天練習原地跳高,或經常跳繩。在收腹上跳的過程中,可以鍛鍊腹肌的力量,從而防治尿失禁。建議每天堅持10~15分鐘的跳繩和跳高運動。還可以每天早晚用手掌搓小腹部、腰骶部以及足底部,堅持做5分鐘,局部發熱時即可,長期堅持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尿失禁的作用。

中醫理論認為,食用補腎健腦、醒脾啟胃的食品有助於改善尿失禁,如薏米、山藥、桂圓肉、荔枝、木耳、海參、紅棗、胡桃、羊肉等等。

對於私處護理,經常更換貼身衣物外,在有異味或炎症的時候,及時使用婦科洗液,比如西安中天生物的婦科凝膠和陰道洗液,有效避免婦科問題的頻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