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腦血栓,為啥大夫說我吃阿司匹林沒用?

威海市中心醫院 發佈 2020-01-02T06:51:29+00:00

某天吃中午飯時突然出現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楚,左上肢抬不起來,左手不能拿東西,左腿不能站立行走,家人立即撥打「120」到醫院。

老王今年70歲,以前有心房顫動病史,因為沒有明顯的不舒服,平時沒有吃藥。某天吃中午飯時突然出現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楚,左上肢抬不起來,左手不能拿東西,左腿不能站立行走,家人立即撥打「120」到醫院。住院經治療後老王症狀逐漸好轉。眼看老王病情穩定下來了,這時主管大夫建議老王口服華法林治療,並且說了一堆這個藥物的優缺點,老王和家屬一頭霧水,聽說腦血栓後吃阿司匹林,為啥同樣是腦血栓,大夫說我不適合吃阿司匹林呢?

前幾期我們介紹了腦梗死的常見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和腦梗死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心臟的結構或跳動的節律異常都可能導致腦梗死。舉個例子,家裡水管子不流水了,管道工需要檢查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可能是因為房屋的水壓低上不去水,可能是因為水管子太老舊,裡面長滿了水銹,導致水管的某一段堵塞。還有可能是水箱裡有很多水銹,水銹掉落到管道里導致水管堵塞。我們的心臟就像這個水箱,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病及心房顫動等病人,心臟內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脫落,沿著血管一路到達我們的大腦,造成血管阻塞,就可以引起腦梗死,我們稱為心源性栓塞。老王就是因為心房顫動,心臟不規律的跳動,導致心臟內血流紊亂,形成血栓,栓子脫落堵塞血管導致的腦梗死。

對於心源性栓塞患者,因為病因不一樣,想要預防腦梗死主要是防止心臟長血栓,而最好辦法是使用抗凝藥物,而非抗栓藥物。抗凝藥物主要有華法林,該藥優點是效果確切,價格便宜,對於心源性栓塞的病人預防腦梗死再發的有效率為64%,也就是100個病人中有64個病人能從中獲益。而阿司匹林對於該類病人預防血栓的有效率為19%(這個差距槓槓的!)。但是效果這麼好的藥物在我國的服用率並不高,因為該藥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服藥期間要求患者隔三差五查血,主要示監測PT兩項,要求INR(國際標準化值)在2-3之間,<2服藥沒有達到效果,>3可能會導致出血,而且一旦出現顱內出血,可能是致命性的。所以服藥該藥需要病人有很高的依從性,好多患者因為抽血不方便或是不能堅持定期抽血而導致藥物不能服用。此外該藥和好多藥物之間都有相互影響,與我們吃的食物之間也有相互影響,比如西蘭花會降低該藥的效果,服藥期間好多食物都應注意少吃。

說了這麼多華法林的優缺點,老王問主管大夫,「大夫,我想吃華法林,但是我平時抽血不方便,吃阿司匹林效果又不好,那有沒有其他藥物啊?」

近幾年隨著新藥的開發,一些新型抗凝藥物也逐漸應用起來,常見的有達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新型抗凝藥物不需要查血,不需要忌口,缺點就是價格較貴,限制了臨床上的應用。看過最後是不是對到底服用什麼藥物依然很糾結呢,因為每個病人情況不一樣,只能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用藥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