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乏力的原因是這些

羅思空間站 發佈 2020-01-17T06:44:50+00:00

文學批評小圈子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批評家結成一個小圈子,形成話語壟斷,這些批評家多是棲居於大學中文系的教授與博士生、碩士生或各級作家協會的職業性批評家,他們有的屬於親密的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有的則屬於親密的同事關係,他們一方有了一點文學成績,另一方就極力吹捧,互相抬舉。


今天的文學批評顯然是乏力的,這與文學的外部環境有關,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複化使得文學的文化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戰,即使體制化了的文學教育也漸漸失去了以往的張力。但我們不能過多地去責備和控訴外部力量對文學的擠壓,把文學批評乏力完全歸咎於外部力量和外部條件,這也是一種推諉行為,是一種缺乏自省精神的「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無疑,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從文學批評的內部尋找乏力與疲軟的原因。

這兩年有不少批評家介入了文學批評內部的自問和自省,其中一種非常普遍的共識,就是批判和否定文化批評。一些人認為,當前以文化批評取代文學批評是「誤入歧途」,認為文化批評對於文學批評堂而皇之的「越位」取代與大行其道,造成文學批評偏離了審美尺度。文化批評對文學進行了「過度闡釋」。

這種觀點看似有理,但實際上並不具有說服力,因為文學本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把文學文本當作文化文本何嘗不可,而且借文學文本來闡釋文化觀念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視角和方法。另外,這種觀點本身就暗含了這麼一個成見,那就是認為文學的審美批評才是真正的文學批評,這好像就鎖定了審美是文學的獨有屬性,而其他的事物或文化就不具有審美屬性了。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的種種行為和事物,都具備著審美的可能性。再說,文學文本的內涵也不僅僅是美學的,還有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經濟的、心理的、教育的種種內涵和因素。已經被文學界普遍認可的「文學反映論」,不正說明了文學是鏡子,是對社會各種層面和深度的反映嗎?因此,文學文本不僅僅使我們可以看到文學本體的美學因素和內涵,還可以發現許多社會的、文化的問題和意義。


此外,對當前文化批評真的對文學進行了「過度闡釋」嗎?我覺得也沒這回事,就我本人的閱讀視野,國內幾位非常活躍的文化批評家闡釋和批評的對象極少是屬於小說、散文、詩等文學文本的,他們面對的是當代審美文化,有的是面對時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種種現象做出精準分析,有的則是面對鄉村文化和文化產業問題進行深度論述的。如金元浦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關注,陶東風對流行文化現象進行的批判和引導,王岳川、王寧等對現代文化等等。這些都沒有所謂的「過度闡釋」的問題,反之,這樣的批評視角和方法正是全面認識文化所急需的,而且它們的確讓我們重新認識了社會和文化的種種緊迫問題及其顯現,也給人提供了的新經驗和新啟迪。事實上,文學理論批評家也有文化批評的敏感性和對社會新文化的探索與建構能力。

對文學批評的批評還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有人覺得當前文學理論批評存在「理論資源過剩」的問題。如有人認為從20世紀80年代起,對西方現代理論的複製、挪用,以及隨後流程可疑的再生產,已漸漸成為文學批評界的常態,而傳統的「印象批評」則被冷落到一邊,成了可有可無的裝點。而且認為批評脫離了對作品的體驗,作家和作品都只是作為批評理論演繹的工具,這樣的批評看起來是變得更深奧、更學術了,但實際上卻失去了批評作為公共文學知識的價值。

問題並不是西方理論沒有用,而是這些借用並沒有完全吸收西方的文學理論,許多的批評家的文章其實只是在對西方文學理論的生搬硬套或生吞活剝,根本就沒有吸收和理解西方文學理論的精髓,更談不上在中國語境中合理地消化,所以給人感覺是新術語眼花繚亂、新名詞五彩繽紛,而事實上西方文學理論壓根兒就沒有實現「中國化」。因此這是一種理論過剩的假象,這假像的後面恰恰是理論的空虛和欠缺,是理論知識的膚淺與貧乏。


所以,文化批評顯然不是文學批評之所以乏力的原因,而文學批評也沒有什麼理論資源過剩的問題。那麼文學批評之所以乏力的真正原因何在呢?我以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文學批評的追星現象。即文學批評追逐名人,對文學事件比對文學作品更感興趣。這是當前文學批評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目前活躍的批評家大部分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期就參與了各種文學事件的批評家,他們的文學閱讀經驗主要是上個世紀90年代及以前成型的,所以他們心目中認可的也是那些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成名的作家作品,這就無聲之中造成了他們以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學作為審視當下文學經驗的坐標,他們基本上很少關注近幾年來的文學新人,主要跟蹤和關注的是早已成名的賈平凹、余華、格非、蘇童、王朔、殘雪等等,在他們評價當下文學時,也往往以前者作為評價標尺,於是就很難得出精準的結論,甚至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

第二,文學批評已經變成了文學贊評,失去了批判精神和追問意識。這是文學批評弱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下有不少批評家差不多淪為了「紅包批評家」,出版商需要炒作作家和圖書了,就會把紅包送上去,請一些批評家寫書評,而這些批評家拿了紅包也就不顧作品質量高低而任意吹捧了。還有一些批評家被淪為「作品研討會專業戶」,一天到晚出入於各種形式的作品研討會,寫一些匆匆忙忙的會議發言稿,然後蜻蜓點水一般地發表一些看法了事。而對一些真正的創作問題或現象卻缺乏真情實感的分析與批評,甚至有意地為商業目的而褻瀆經典的作家作品。


第三,文學批評小圈子化,失去了與大眾對話的勇氣和文化建設的功能。文學批評小圈子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批評家結成一個小圈子,形成話語壟斷,這些批評家多是棲居於大學中文系的教授與博士生、碩士生或各級作家協會的職業性批評家,他們有的屬於親密的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有的則屬於親密的同事關係,他們一方有了一點文學成績,另一方就極力吹捧,互相抬舉。特別是一些大學文學系教授們、博導、碩導們充分利用文學課堂,沾沾自喜於理論話語的自產自銷,而不去對文學世界做真正的務實的闡釋與解讀。二是文學理論批評刊物的小圈子化,一些理論批評刊物基本成了為數不多的幾位或十幾位批評家的「自留地」,這些刊物的作者一般都是與刊物主編趣味一致或者臭味相投的哥們、姐們,他們合在一起製造文學事端、製造批評術語、形成一種凌駕別的批評聲音之上的空氣。有的理論批評刊物甚至淪為了捧殺或棒喝某些作家或批評家的陣地,還有的理論批評刊物完全被學院那些為評職稱而做學問的「學者」所左右,成了高額版面費的獲益者。

總之,今天文學批評乏力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文學創作缺失時代的經典,也不是批評理論資源過剩,而是批評家的美學維度與倫理維度的喪失,是批評家在文化多元化時代與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失去了修身養性的耐心,無法堅守批評家的社會責任感和良知。如果文學批評家主體建構起了美學與道德的防線,我想,文學批評勢必會面對新問題新現象發出強有力的聲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