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只有一例,最罕見的血型出現在我國,已經被國際基因庫收錄

魯南大冰 發佈 2020-01-28T20:04:05+00:00

大家都知道,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大約占體重的8%,成年人體內的總血量大約有4000—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在獻血後,身體會自發調節,使血量很快恢復正常,還會刺激人體的造血功能,非但沒有傷害,反而對身體機能的維護有益。

無償獻血是我國推行已久的政策,顧名思義,獻血者無不收取任何報酬,無償向供血機構提供鮮血。大家都知道,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大約占體重的8%,成年人體內的總血量大約有4000—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在獻血後,身體會自發調節,使血量很快恢復正常,還會刺激人體的造血功能,非但沒有傷害,反而對身體機能的維護有益。


獻血者們獻出的血通常儲存在血庫中,由醫療單位在有患者急需輸血時使用。但是,對需要輸血的患者來說,並不是所有血型的血都可以使用,無論是生活中,還是電視劇中,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輸血之前,往往要對雙方的血型進行比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A型、B型、AB型以及O型。根據「同種相配,異種相斥」的原理,進行同血型輸血。


對大多數患者來說,血型匹配很容易,很少會出現找不到供血源的情況。然而,還有一種極少數人才能擁有的血型,也就是俗稱「熊貓血」的Rh陰性血。事實上,常見的四種血型屬於ABO型系統,但血型卻遠不止這四種,而是有數十種類型或者系統,極其龐大複雜,「熊貓血」就是其中之一。不過,Rh陰性血雖然罕見,但也是有著一定基礎人群的,只有一種血型,世界上只有一例,並且出現在我國。


2017年,在我國江蘇南京,有一位準媽媽在醫院做產前檢查時,醫院發現她的血液似乎有些不一般,不是能很好地確定血型。為了準確檢測准媽媽的血型,醫院工作人員將她的血液樣本送到江蘇省血液中心辦公室,進行進一步的檢測。江蘇省血液中心的研究者們通過血型複查和進一步基因檢測,發現准媽媽的血型是由原本的ABO型血基因突變而成的。

換句話來說,這位準媽媽的血型本來是A型,但是由於ABO等位基因存在基因突變,從原本的A型突變成了現在的A亞型。對血液研究工作者來說,遇到這種新型血型是充滿好奇的,可是對於准媽媽來說,就存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准媽媽需要同類型的血液時,世上是沒有人能為她提供的,只有自己不停地備血,才能保證以後在需要時使用。

由於血型的多種多樣,在幾年前曾引發了不小的誤會。廣東的一位林先生在兒子意外燙傷後,發現兒子的血型為B型,但是自己和妻子都是O型血,是不可能生出B型血兒子的。在經過爭吵與質疑之後,林先生重新檢查了血型,發現自己其實是B亞型血,當年被誤診為O型,對此結果,林先生哭笑不得。


現在,那位準媽媽的A亞型血已經被收錄到了國際基因庫,為以後研究新型血液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素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