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無糖飲料或更容易胖 喝無糖飲料會發胖嗎?

中研網 發佈 2019-12-21T07:48:10+00:00

好消息:關注微信公眾號「中研網」,回復「免費報告」,即可獲取一份免費報告,速速來取!  喝無糖飲料或更容易胖  你平時愛喝飲料嗎?

  好消息:關注微信公眾號「中研網」,回復「免費報告」,即可獲取一份免費報告,速速來取!

  喝無糖飲料或更容易胖

  你平時愛喝飲料嗎?近日有消息稱喝無糖飲料或更容易胖,很多人看到這話以為看錯了,我們都知道喝飲料容易胖就是因為裡面含糖太多了,然而有研究稱無糖飲料可能更容易發胖,據悉,南澳大學研究發現,食用低熱量甜味劑飲料的人可能增加體重,食用甜味劑也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新研究分析了大量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造甜味劑會改變腸道細菌,可能導致體重增加等。

  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

  無糖可以理解成沒有添加糖,也可以理解成沒有甜味,或沒有糖類物質等。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中明確規定:「無糖」是指每100g固體或100ml液體食品的含糖量不高於0.5g。無糖飲料一般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飲料,包括無糖茶飲料、無糖蘇打水、零卡路里汽水等。

  無糖飲料所不含的糖通常普遍認為是蔗糖,另外麥芽糖、果糖、葡萄糖、葡萄糖漿也是無糖飲料中不應添加的。有些人群就會認為,既然無糖飲料不含糖,這種高熱量的成分,是不是就更有利於健康或者預防肥胖,降低糖尿病的風險了。大多數人都是對這種觀點持默認態度。所以無糖飲料更加受歡迎,成為消費者的新寵。但是對於無糖飲料來講不添加適量的糖類物質豈不是平淡無味了,一些商家為了賦予糖飲料的甜味,往往還會添加一些甜味劑。比如三氯蔗糖、安賽蜜、糖精鈉、阿斯巴甜等。

  無糖飲料不含生活中常見的蔗糖,取而代之的是甜味劑。甜味劑是一類能夠提供甜味的物質,但不包括糖及其他碳水化合物或多羥醇。常用的甜味劑有天然的甜菊糖、合成的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等。有研究表明,阿斯巴甜會升高體內胰島素,這同樣會導致脂肪堆積,而這樣堆積起來的脂肪可是很難減掉的。另外,代糖類飲料引用過多之後,還會讓你的胰島素分泌紊亂,研究中也指出,人造甜味劑也會改變腸道細菌從而導致體重以及患上2型糖尿病風險的增加。

  無糖飲料市場前景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僅25克糖。消費者不再指望通過含糖零食和飲料來解決問題,而是轉向更健康的選擇或低糖、無糖的替代品。到2020年,全球低熱量甜味劑行業預計將達到22億美元。

  今年7月23日,可口可樂發布的 2019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無糖版本「零度」已經連續7個季度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而汽水飲料整體漲幅僅為3%。今年天貓 618,元気森林拿下了水飲品類的TOP1。元気森林估值達 5.8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7月份的銷量超過 7000 萬,預計全年銷售額可達 8到10 億。

  軟飲料是什麼?

  酒精含量低於0.5%( 質量比)的天然的或人工配製的飲料。又稱清涼飲料、無醇飲料。所含酒精限指溶解香精、香料、色素等用的乙醇溶劑或乳酸飲料生產過程的副產物。

  一、2018年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概況

  2018年中國軟飲料產量為15679.21萬噸。從全國各省市產量來看,2018年全國有31個省市生產軟飲料。2018年軟飲料產量排名前十的地區是廣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河南省、浙江省、陝西省、福建省、江蘇省、貴州省、吉林省。其中,2018年廣東省軟飲料產量位居第一,占全國總產量的18.88%。2018廣東年省軟飲料產量為2960.43萬噸。2018年四川省軟飲料產量為1625.8萬噸,位居第二名。2018年湖北省軟飲料產量為912.5萬噸,位居第三名。

  二、近幾年中國軟飲料產量情況分析

  圖表:2016-2018年中國軟飲料產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三、2018年軟飲料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2018年1-12月,飲料製造業數2098個,虧損企業數341個,資產總計4679.03億元,同比增長5.85%;其中:碳酸飲料製造業資產總計492.75億元,同比增長10.79%;瓶(罐)裝飲用水製造業資產總計933.26億元, 同比增長6.62%;果菜汁及果菜汁飲料製造業資產總計1087.46億元, 同比增長2.61%;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製造業資產總計859.478億元,同比增長12.3%;固體飲料製造業資產總計403.46億元,同比增長9.66%;茶飲料及其他軟飲料製造業資產總計902.62億元,同比下降0.52%。

  四、2018年中國軟飲料銷售收入分析

  中國軟飲料市場曾實現了持續兩位數的快速增長,但近幾年軟飲料市場增速開始下滑。一方面是行業逐漸臻於成熟,但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消費群體的消費理念以及消費習慣正逐步發生轉變。傳統軟飲料市場中的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的成分逐步受到揚棄,綠色、有機、健康的消費理念逐步成為趨勢。2018年銷售收入約5828億元。

  五、2018年中國軟飲料利潤總額分析

  2018年1-12月,飲料製造業匯總企業單位數2098個,虧損企業數2098個,利潤總額450.81億元,同比增加14.5%,其中:碳酸飲料製造業利潤總額38.29億元,同比下降19.57%;瓶(罐)裝飲用水製造業利潤總額81.89億元,同比增加1.4%;果菜汁及果菜汁飲料製造業利潤總額55.43億元,同比增加7.54%;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製造業利潤總額116.73億元,同比增加5.11%;固體飲料製造業利潤總額45.08億元,同比增加9.02%;茶飲料及其他軟飲料製造業利潤總額113.38億元,同比增加47.26%。

  飲料企業競爭主要是降價和提高廣告費用兩種方式。一般而言,調價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事情,影響範圍很大(包括品牌形象、競爭對手的反應等等諸多方面),企業儘量避免過於頻繁地調價,增加廣告投入影響面更小但能同樣達到競爭效果。

  電視廣告是飲料企業廣告費用主要砸向的場所,根據尼爾森的數據,飲料業廣告費用的90%以上投向電視廣告。考慮到優質節目和優質時段的冠名權或者廣告時間有限,大量廣告費用擁擠在這個領域,競爭加劇就會體現在廣告費用持續攀升,從而影響企業短期的利潤

  欲了解關於中國軟飲料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軟飲料研究報告_「十四五」軟飲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_中國行業研究網》,此報告對我國軟飲料行業的發展狀況、供需狀況、競爭格局、贏利水平、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分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