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亂吃保肝藥的人,都「傷透」了肝,只有這3類人才適用保肝藥

妙手醫生大講堂 發佈 2020-01-02T13:18:18+00:00

現代人對健康的新憂慮除了脫髮,還有傷肝。保肝藥似乎被一部分人當成了「後悔藥」,喝完酒、熬完夜就來一片,以為這樣肝臟就不會受傷了。實際上,盲目吃藥不僅保護不了肝臟,還可能損傷肝腎。真正的「保肝藥」有哪些?什麼情況才需要用?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現代人對健康的新憂慮除了脫髮,還有傷肝。保肝藥似乎被一部分人當成了「後悔藥」,喝完酒、熬完夜就來一片,以為這樣肝臟就不會受傷了。

實際上,盲目吃藥不僅保護不了肝臟,還可能損傷肝腎。真正的「保肝藥」有哪些?什麼情況才需要用?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保肝藥不是萬能護肝藥

人們常說的「保肝藥」通常包括兩個概念:

  • 一個是醫護人員說的,主要指臨床肝病治療的藥物。
  • 另一個是大眾說的,實際上是一種「濫稱」,把宣稱「護肝」的保健品和臨床對症治療的藥物統稱為「保肝藥」。

實際上,普通人口中的「保肝藥」和臨床用藥並非同一概念。保肝藥是中國特有的說法,國外有很多改善肝功能的藥物,但沒有保肝藥這個籠統的概念。在我國,大家將解毒類、利膽類、抗炎類、抗氧化類等藥物,甚至一些保健品都泛稱為保肝藥,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概念混亂。

實際上,我國絕大多數健康人,以及相當數量的肝病患者並不需要使用所謂的保肝藥。

保肝藥可分為5類

臨床上的保肝藥種類繁多,作用機制也差別很大,很多藥物都有治療的傾向性。以下是根據藥物作用所作的分類:

1.解毒類保肝藥

包括N-乙醯半胱氨酸、還原型谷胱甘肽等。這類藥物可促進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並影響細胞的代謝過程,減輕組織損傷,促進修復。

2.修復肝細胞膜類

包括多烯磷脂醯膽鹼,這種藥通過直接影響膜結構使受損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復正常。

3.抗氧化類

包括水飛薊素類、雙環醇。

水飛薊素可作為有效治療特異性肝臟疾病的輔助藥物。雙環醇的肝保護機制較多,對化學性肝細胞損傷、酒精性肝損傷、脂肪肝、肝部分切除以及免疫性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

4.利膽類

包括熊去氧膽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膽酸能夠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進而使膽固醇結石逐漸溶解,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患者使用該藥,可保護細胞膜。

腺苷蛋氨酸為人體組織和體液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生理活性物質,有助於防止肝內膽汁淤積。

需要注意的是,熊去氧膽酸僅能用於膽固醇結石,而不能溶解膽色素結石、混合結石及不透過X射線的結石,並且膽道梗阻是該藥的禁忌症。

5.抗炎類

包括甘草酸製劑,如複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銨、異甘草酸鎂等。

甘草酸製劑具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適用於病毒性肝炎以及急性藥物性肝損傷。嚴重低鉀血症、高鈉血症、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壓及心衰都屬於該藥的禁忌症。

大部分保肝藥物還要經肝臟代謝,因此聯合用藥不宜品種過多,尤其是同一作用機制的藥物最好不要聯用,以免增加肝臟負擔。待病情平穩後,逐漸減少保肝藥物的品種。

有這3種情況的患者才適用保肝藥

很多人把保肝藥當成保健品,但肝臟正常的人其實沒必要吃藥或保健品來護肝,醫學界一直都不推薦使用宣稱有「護肝」作用的保健品。

不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護肝藥,不僅不能保護肝臟,還可能傷肝,因為大部分藥物都需要通過肝和腎代謝。以下3種情況才需要用保肝藥:

肝損傷的對症治療

造成肝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這些疾病在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如果患者有比較嚴重的肝損傷,醫生會建議使用抗炎、修復肝細胞膜、解毒、抗氧化、利膽等藥物,以使肝損傷儘快恢復。

不明原因的肝損傷

肝臟反覆出現損傷,就容易出現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韓國相關研究表明,肝功能反覆異常的人發生肝硬化的幾率是肝功能一直正常人群的5~10倍。對於這類患者,保肝藥物的使用還是非常必要的。

特殊人群用藥

如油漆工、裝修工人、酒精依賴症人群,如果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的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吃些護肝藥。

過度使用護肝藥,輕則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重則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危害生命。

服保肝藥前,有4個注意

護肝藥物僅僅是肝病對症治療的藥物,大家不應該過度依賴,去除病因才是關鍵。專家提醒,使用保肝藥時,有以下幾點注意:

  •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肝臟損傷,診斷是第一位,針對病因治療最關鍵。選用護肝藥首先要明確病因,其次明確治療指征。
  • 肝病治療的藥物較多,僅降酶藥就有十幾種。患者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用,不能自己買、隨便吃。
  • 保肝藥不是越多越好,如抗炎的護肝藥,用一種就可以,不需要疊加使用。
  • 注意藥物本身的不良反應。任何藥物都是雙刃劍,本身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吃藥時不僅要看到療效,還要注意不良反應,恢復後,及時減量、停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