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邪與腫瘤的關係

壹號醫學視頻 發佈 2020-01-21T17:14:30+00:00

往期推薦01.腫瘤患者脈象的特徵和分類02.王三虎:我從《千金方》里學到了兩個好方,治腫瘤也大有用處—THE END —▶ 版權聲明:1、文源:中醫雜誌, 編校/李雅文。

感受外邪與腫瘤的發生關係密切,會影響腫瘤的進展,臨床中應注重對腫瘤外感的防治。

1.外邪與腫瘤發病

《諸病源候論》認為積聚的成因可歸於風邪外侵,內搏於臟腑,留置不去。人體本有臟腑不足是內因,外感風邪是導致發病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不能直接導致積聚的發生。

關於積聚形成前外邪侵襲部位傳變的具體過程,《黃帝內經》認為虛邪賊風初始由皮毛而入,再由經絡逐步傳至臟腑,疾病由淺入深,最終形成積聚。

因此,單純的感受外邪並不直接導致腫瘤的發生,但若經失治誤治留於體內,伏藏在經脈、絡脈、臟腑,入於營血之分,因臟腑虛弱,不能布散津血,又生他邪,如痰濁、瘀血、飲食積滯等,與外邪相合後,阻滯臟腑經氣,凝滯氣血,可導致腫瘤的發生。

2.外邪與腫瘤進展

在腫瘤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體內伏邪及復感六淫對病程進展的促進作用。患者感受外邪後,對應臨床常見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等。

腫瘤患者由於接受手術、放療、化療等常規治療,容易產生骨髓抑制、粒細胞缺少等諸多不良反應,同時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

腫瘤患者體內早期以痰瘀、熱毒等實邪內蘊為主,隨病程遷延,正氣逐漸消耗。且反覆的正虛外感,會出現發熱、汗出等邪正交爭的表現,與外邪抗爭的同時也是消耗人體正氣、津液的過程。

肺體受損,復被邪擾,肺失宣肅,更易儲痰釀毒。感受外邪則可進一步加重正邪失衡,使內邪愈盛,正氣愈虛,體內的病理因素更易受風邪引動,使邪毒流竄,循經內擾。

外邪入里,更蓄癌毒

外邪大致分為陰邪、陽邪兩種,陰邪可促進癌腫有形之物的凝集,陽邪為腫瘤生長、侵襲提供能量,加快疾病進程。人體對外邪侵襲的抵禦有賴於衛氣的固密,若營衛不和,衛表不固,外邪則可由表及里或循經直中於臟腑。或經失治誤治,余邪未清,留注經脈,客而不去。

邪客玄府,衛陽不固,風寒入里,凝滯氣血,更傷陽氣。陽氣不布,陰不內生,津聚痰阻,血凝不運,更促進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凝集。又有寒蘊化熱,煎熬津血,熱毒更盛,促進癌毒的增長、轉移。

風熱之邪外襲變化最速,灼津耗氣,入於營血則血脈失和,釀為瘀毒,又生癌積。若體內本有痰濁、瘀血等病理因素積滯,外邪入里後更易與內邪相合,損傷正氣的同時使內在的熱毒、痰瘀更盛,加重氣機的逆亂,促進癌毒的凝聚。

外風留竄,引動內邪

風邪善行數變,易行而無定處,往往發病而人不自知。風邪的這一致病特點與腫瘤轉移快速、隱匿的特性相吻合。外邪入里,循經入髒,遊走不定,患者本有痰瘀、熱毒等癌毒因素積滯,外風引動,致內邪循經流竄,入於臟腑留而不去,則又成新積。

臟腑最虛之處,必是容邪之處。腫瘤患者在接受化療等常規治療後產生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多是下焦精血不足、元陰元陽損傷的表現。下焦肝腎不足,髒體受損,陰不生陽,陰陽俱虛,不敵外邪,更易致癌毒留注。

腫瘤除原位轉移外,常見的轉移部位有肝、骨、腦等。肝藏血,主疏泄,風邪內客,襲於少陽,疏泄失司則易蓄瘀毒而成肝內之積。腎藏精主骨,封藏失職,又失化氣,風引痰濁瘀血停聚而成骨內之積。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腎生髓,腦為髓海,腎精不足則髓海失充,而風為陽邪,易襲高位,風邪夾痰濁、瘀毒上擾腦竅,而成腦積。

3.腫瘤合併反覆外感的治療

張景岳認為,風寒能成積,但癌病病發時已不具備風證,應酌情使用祛風之法。此處的風證應指外感病證。臨床應遵循病機,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應考慮如何給邪以出路,儘早進行防治。

若以陰證為主,則應適量用辛溫之品微發汗以調和營衛,由里及表,疏表散邪。若以陽證為主,例如,瘀熱入於營血之分,則應佐以少量辛涼清輕之品透熱轉氣,透散外邪。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癌症患者感受外邪後外感症狀易被其他症狀掩蓋,又或者因外感病證的病程較短,不被重視而易失治誤治,余邪未清,入里傳變,則病勢隱匿。

此外,「風為百病之長」,對祛風之法的運用不可太過拘泥,結合病機臨床可適當配伍使用風藥。風藥代表藥物有柴胡、防風、連翹、白芷、細辛等。現代醫家對風藥抗腫瘤的應用及論述較多,常見方劑有升降散、三生飲等,其中應用了諸多驅散風邪之品,療效較佳。

從功效上來看,氣的正常運行是維持人體生理狀態的基礎,腫瘤病機的關鍵是癌毒阻滯,氣機不暢。而風藥辛香走竄,暢達氣機,通郁疏絡,祛濕化濁,可祛除痰濁、瘀血等內邪。

從性味上來看,風藥辛散,輕清開泄,疏散風邪,有助解表,亦可由里透邪,引邪達表,因此,治療時可考慮運用風藥以調暢氣機,氣行則津血得布,痰瘀得散。但在應用風藥時用量不可過多,以防辛燥之性傷及津血,反致掣肘。

01.腫瘤患者脈象的特徵和分類

02.王三虎:我從《千金方》里學到了兩個好方,治腫瘤也大有用處

— THE END —



▶ 版權聲明:

1、文源:中醫雜誌, 編校/李雅文。

2、本平台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