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衛教育:婦產科護理學重要問答,記住了護考就是送分題

重衛教育 發佈 2020-01-13T03:08:16+00:00

分娩第一期如膀胱過度充盈,可影響子宮收縮及先露部下降,因此產婦如超過6小時 不能排尿,且膀胱充盈,則應進行導尿。

1.何謂骨盆軸?試述真骨盆的標記。

(1) 骨盆軸:即縱貫骨盆腔各平面的假想線,具有一定的屈向,分娩時,胎兒沿此軸線娩出,故又稱產軸。


(2) 真骨盆的標記:①骶岬,在骶骨最上緣,第1骶椎向前突出形成,為骨盆人口平面的標誌。②坐骨棘,是中骨盆平面的標誌。位於坐骨後緣中點突出部分。棘間徑正常為 10cm。此平面為骨盆腔最狹窄部分,對胎頭入盆後之分娩阻滯特別具有重要性。③恥骨弓,由兩恥骨降支相連構成,它們之間的夾角稱恥骨角,正常角度為90°〜100°,為骨盆腔的出口平面的標誌。

2.試述骨盆外測量的方法及各主要徑線的正常值。

(1)髂棘間徑(IS):孕婦取伸腿仰臥位,測量兩髂前上棘外緣的距離。正常值23〜26 cm。

(2)髂嵴間徑(1C):取伸腿仰臥位,測量兩髂嵴外緣最寬的距離,正常值為25〜 28cm。

(3)骶恥外徑(EC):取左側臥位,右腿伸直,左腿彎曲,測量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處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為18〜20cm。

(4)出口橫徑(TO):取仰臥位,兩腿屈曲,雙手抱雙膝,測量兩側坐骨結節內緣的距離,正常值為8.5〜9.5cm。

(5)恥骨弓角度:兩拇指尖斜著對攏,放在恥骨聯合下緣,左右兩拇指平放在恥骨降支的上面,測量兩拇指間的角度即為此角,可反映骨盆出口的寬度,正常值為90°。

3.試述骨盆內測量的適應證及主要徑線正常值。

(1) 骨盆內測量的適應證:對初孕婦,有骨盆外傷、狹窄、難產史,或骨盆外測量骶恥外徑小於18cm者,均需做骨盆內測量。

(2) 骨盆內測量主要徑線及正常值:①骶恥內徑,又稱對角徑,為恥骨聯合下緣至骶岬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為12.5〜13cm,此值減去1.5〜2cm,即為骨盆人口前後徑的長度,又稱真結合徑。②坐骨棘間徑,測量兩側坐骨棘間的距離。正常值為10cm左右。

4.胎兒附屬物包括哪些?各有何功能?

(1) 胎膜:完整的胎膜能保護胎兒,防止羊水流出,預防上行感染。因其含有攝護腺素的前身物質花生四烯酸,故胎膜對分娩始動有一定的作用。

(2) 羊水:①在妊娠期,羊水可保護胎兒,有利於胎兒活動,保持宮腔的恆溫與恆壓;亦可保護母體避免由胎動引起的不適或母體與胎兒組織之間的直接壓迫。通過羊水檢查可檢查胎兒的成熟度、性別及某些遺傳疾病。②在分娩期,羊水能傳導子宮收縮的壓力,形成前羊水囊,促進子宮頸擴張,破膜後可滑潤產道。

(3) 胎盤:是維持胎兒生命的重要器官。①具有代謝、氣體交換、供給營養物、 排泄胎兒代謝產物等功能。②防禦功能。胎盤有屏障作用,但此作用並不完善,如免疫球蛋白IgG可以通過胎盤到胎兒,對胎兒有保護作用。而許多病毒、細菌及原蟲也可通過影響胎兒。分子質量小的藥物能通過胎盤,某些藥物可使胎兒致畸。③免疫功能。胎兒對母體來說是同種異體的移植物,母體不產生排異反應,是由於母體對胎兒組織產生免疫耐受的結果。④合成功能。胎盤可合成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盤催乳素、孕激素、雌激素、催產素酶、雙胺氧化酶、耐熱鹼性磷酸酶等,使母體各系統發生一系列適應性生化,以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4) 胳帶:為連接胎兒與胎盤的帶狀器官。胎兒藉助臍帶自胎盤吸取母體營養和進行代謝物質的交換。

5.正常妊娠期有多少日?如何測定預產期?

妊娠的月份以4周為1個月,共10個月,即280日左右。預產期月份預算為末次月經的月份減3或加9。預產期日期預算為末次月經第1天的日期加上7。

6.妊娠幾周可聽到胎心音及感到胎動?

妊娠18〜20周時在孕婦腹壁可聽到胎心音,此時孕婦可感到胎動。

7.如何判斷孕婦體重的增加是否正常?

在整個妊娠期間,孕婦的體重平均約增加12. 5kg。自妊娠第13周後,平均每周增加 350g,若每月增長超過2kg,則有水腫的可能。

8.妊娠劇吐者的尿中為何出現酮體?

妊娠劇吐,不能進食,體內糖原消耗以至缺乏,此時脂肪分解產熱供機體需要。脂肪分解代謝過程中可產生酮體。酮體產生過多,不能被機體代謝,則由尿中排出。

9.分娩第一期為什麼要特別注意產婦的排尿情況?

分娩第一期如膀胱過度充盈,可影響子宮收縮及先露部下降,因此產婦如超過6小時 不能排尿,且膀胱充盈,則應進行導尿。

10.試述第一產程灌腸的目的,哪些情況不宜灌腸?

其目的是清除糞便,避免分娩時污染產道,同時刺激宮縮,加速產程進展。但下列情況不宜灌腸:陰道流血、胎膜早破、胎位異常、有剖宮產史、宮縮很強、估計1小時內即將分娩、先兆早產、胎兒窘迫、嚴重妊娠中毒症與心臟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