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偏方 可療頑疾

健康杏林 發佈 2020-01-22T23:30:10+00:00

烏梅味酸、微澀,性平,有斂肺、澀腸、生津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便血及子宮出血等病。


烏梅味酸、微澀,性平,有斂肺、澀腸、生津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便血及子宮出血等病。下面介紹幾個烏梅入藥治病的偏方。


治津傷便秘


方法:烏梅30克,麥冬50克。將兩藥加水慢煎約30分鐘,取液300毫升,分2次服,每日l劑,服時加點蜂蜜。

功效:生津止渴,潤腸通便。適用於肺燥傷陰、胃火熾盛引起的大便秘結、口渴咽干、口苦口臭等證。


治久咳自汗


方法:烏梅25克,板栗殼50克,醋適量。將板栗殼去蒂膜,用醋炒,烏梅焙乾,共研成粉。每次10克,睡前溫水送服,連服5天。

功效:祛痰散結,斂汗止咳。適用於久咳、自汗。


治打鼾


方法:烏梅、青果、山楂各l0克。水煎取液,睡前服,連服1個月。

功效:斂肺生津,化痰散結,利咽。適用於扁桃體紅腫、鼻咽肥大以及咽喉炎引起的打鼾。


治足跟痛


方法:烏梅10枚,艾葉60克。烏梅用溫水浸泡1小時,與艾葉加水同煎,將藥液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水溫適宜時將足跟放入水中浸泡,每日1~2次,連用7~10天。藥液可反覆用2~3天(用時加溫)。

功效:活血散瘀,除濕止痛。適用於炎症所致的足跟痛、局部水腫等。


文字 | 醫藥星期三

圖片 | 網絡

編輯 | 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