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曹操的戰爭實踐

日航通鑑 發佈 2020-01-22T04:02:05+00:00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將軍,每一位傑出的將軍都是理論加實踐的產物,而曹操一生所精讀的兵書正是《孫子兵法》,曹操也從《孫子兵法》中獲益良多。

東漢末年,戰火連年不休。在亂世倖存下來並且建立功業,會打仗是必須的。在當時的軍閥之中,論統軍作戰,曹操可以說是其中不折不扣的佼佼者。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將軍,每一位傑出的將軍都是理論加實踐的產物,而曹操一生所精讀的兵書正是《孫子兵法》,曹操也從《孫子兵法》中獲益良多。那麼究竟曹操與《孫子兵法》有何淵源?曹操又從中如何進行戰爭實踐?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曹操與《孫子兵法》

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孫子兵法》的版本是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漢初竹簡抄本,因此可見早在漢初人們就開始讀《孫子兵法》了。生於東漢末年的曹操,正是《孫子兵法》的愛好者之一。曹操出生的時候正值太平年間,當時人人都以讀聖賢書為晉升之路。但是曹操不愛讀聖賢之書,專門喜歡讀各家兵法,並且還為之作注,據記載:

「(曹操)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武十三篇,皆傳於世。」

三國時代雖然名將輩出,但是給《孫子兵法》這部著名的軍事書籍作注的人並不太多,根據《隋書·藝文志》中的記載我們可見,只有曹魏的曹操、賈詡,孫吳的沈攸曾經給《孫子兵法》作注,但是賈詡和沈攸的注都已經亡佚,唯有曹操的版本我們還能見到部分。曹操可以說是給《孫子兵法》作注的第一人。

說實話,曹操給《孫子兵法》作注的文筆頗有一些陳壽寫《三國志》的感覺,因為其寫作方式往往是模稜兩可、極度簡練。以至於後世有人抱怨說曹操給《孫子兵法》作的注太過於模糊以至於和孫子的原文一樣需要別人作注才能解讀。在曹操之後,宋代的張預就對許多曹操的注釋進行了補充和增補。

另外,我認為曹操對於《孫子兵法》的閱讀和注釋貫穿其一生,因為在《孫子兵法》的注釋中,曹操還多次提到了自己征討呂布和陶謙的事情。

那麼曹操究竟是如何實踐《孫子兵法》中的精神呢?

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反覆實踐

在《孫子·九地》中有如此一段記載:

「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這種作戰方式從先秦以來就深受各路大將的喜愛。項羽曾經打出了破釜沉舟的壯舉;韓信曾經打出了「背水一戰」的戰績,這些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生動的戰爭實踐。曹操在作戰之時,也多次利用這這一思想。

曹操第二次征討張繡的時候,面臨的就是「死地」的困境。當時曹操征討張繡,結果劉表出兵援助張繡,並且截斷了曹操的後路,致使曹操陷入了「死地」之中。面對這種情況,曹操巧設埋伏,利用士兵的死戰之心大破張繡劉表聯軍,取得了這場幾乎不可能獲勝的戰爭的勝利。事後曹操手下的謀士荀彧問曹操為什麼能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曹操回答說:

「虜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戰,吾是以知勝矣。」

曹操說啊,當敵人截斷了我軍的後路,讓我軍陷入了死地之中,這時候我就知道我肯定能贏了。此時曹操恰恰是利用了敵人的自大心理以及置之死地之後士兵們的拚命心理。

但是似乎「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做法不一定每次都好用。有的時候「死地」可以變成反敗為勝的有利條件,有的時候「死地」真的就是讓全軍覆沒的死地了。

曹操曾經多次和呂布在濮陽一帶鏖戰。有一次曹操獲得了一個好機會,那就是濮陽城中的大族田氏因為反對呂布的統治決定幫助曹操。曹操因此從東門進入濮陽城,為了顯示自己的勇氣和激發士兵們的鬥志,曹操燒毀了濮陽城的東門以表示自己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許進不許退」的作戰方式。曹操以為這一次死戰一樣會獲得良好的效果。結果讓人沒想到的是,田氏居然是呂布派來的姦細。結果曹操軍被伏擊大敗,曹操用來表示「死戰」決心的濮陽東門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死地。最後曹操不得不「突火而出」,自己的頭髮和左手掌也都被燒傷了。

諸葛亮一出祁山的時候,馬謖占領了街亭高地,想的也是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形加上士兵被包圍後的「死戰」心理給曹軍一個重大打擊。結果反被包圍,水源被截斷,全軍大敗而歸。這個時候死地真的成為了死地,馬謖最終也因此身死。

由此可見,《孫子兵法》中雖然提出了「死地」這個概念,但是在作戰的時候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辯證地看待它。有的時候會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有的時候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後死」了。

三、「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在《孫子兵法》中,孫子非常注重作戰之前的計劃布置。認為為將之人必須走一步能預知後面百步將要發生的事情,唯有這樣才能成為名將。

其實想一下,孫子說這個話不是故意為難人,而是古代的條件所限制的。畢竟在古代作戰的時候,沒有雷達、沒有衛星、沒有電話,因此不論戰場上出現什麼突發情況,大將都沒有辦法去馬上下指令,因此一個好的大將應該提前設想好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並且想出應對措施布置給手下,這樣才能在戰爭之中隨機應變,取得戰爭勝利。孫子管這種做法叫做「廟算」。曹操曾經作注為:

「計者,選將、量敵、度地、料卒,計於廟堂內。」

在三國時代,如果我們換個說法,大家可能更能體會到廟算的精妙之處,那就是「錦囊妙計」。諸葛亮最喜歡用這一招,往往在作戰的時候都會給手下一些錦囊讓他們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拆開來看。我認為這個不是因為諸葛亮有什麼預知未來的超能力,這一點恰恰是諸葛亮廟算能力的體現。而曹操本人也非常喜歡用「錦囊妙計」。

在赤壁之戰後,曹操派張遼、李典、樂進守合肥城,就曾經給了張遼一個「錦囊」(其實是個信函),裡面就是曹操對於合肥之戰的安排。曹操在裡面如此寫到:

「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曹操的安排很有意思,以至於當時的諸將都對曹操的安排抱有懷疑之心。因為張遼以統軍著名,李典以沉穩著名,樂進以勇猛著名。但是在戰爭之時,曹操卻安排了勇猛的大將守城,派穩重的大將突襲。但是這恰恰是曹操智慧的體現。

因為勇猛往往會引發魯莽,穩重往往會代表保守,因此稍稍調換一下他們的攻守位置,勇猛之人在守城之時便會爆發出自己的勇猛,穩重之人在攻擊時也不會太過魯莽。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的是,廟算並非是萬能的,因為曹操僅僅是在大的戰略方面做了一些部署,但是在具體的細節方面還是需要張遼等人去完善它的,在善於廟算的統帥和精於作戰的大將的配合下,合肥之戰取得了大勝,孫權也被打得潰不成軍。

曹操的廟算能力不僅體現在軍事上,而且體現在他對天下大局的觀察上,可以說曹操是非常優秀的軍事人才,也是非常優秀的政治人才。

四、《孫子兵法》的活學活用

說實話,《孫子兵法》是一本非常矛盾的書,而且每個人在用《孫子兵法》的時候,因為自身的理解也會產生各種不同。例如說戚繼光曾經給《孫子兵法》做批註,《孫子兵法》說敵人氣勢囂張,不能打,戚繼光偏偏要寫越是囂張越要打;《孫子兵法》中說窮寇莫追,戚繼光非要說整理好隊形,繼續追。曹操在用《孫子兵法》的時候,往往也會因為《孫子兵法》中的理論與實踐的衝突而頭疼不已,在用《孫子兵法》的時候,活學活用是非常重要的。

曹操在平定荊州後,迅速開始了赤壁之戰,想要給東吳來一個措手不及,拿下整個東吳。在《孫子兵法》中,孫子認為這樣長途跋涉的快速襲擊勢必會對士兵的體力、意志力等方面產生很大的摧殘。但是曹操卻認為:

「三十里而爭利,則擒上將。」

曹操並沒有按照《孫子兵法》中的話來,而是採用了自己的理解,認為這一次突襲勢必會打下整個東吳。而在敵方的諸葛亮則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諸葛亮一樣採用了《孫子兵法》中的觀點:

「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是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孫子)兵法忌之,曰『必撅上將軍』。」

最終赤壁之戰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諸葛亮說對了。疲憊的曹操軍沒有戰勝孫劉聯軍,最終曹操真的成為了那個失敗的上將軍。

可見《孫子兵法》雖然很有用,但是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人看來卻有不同的解釋,曹操看到的是奔襲帶來的優勢,諸葛亮看到的是奔襲帶來的劣勢。因此一個名將,必然會根據不同時間、地點的變化來巧妙地運用兵法,像馬謖、趙括這樣死讀書的人往往會淪為笑柄。

五、總結

《孫子兵法》是曹操拜讀一生的兵書,曹操從其中也獲益匪淺。可以說曹操一方面在模仿《孫子兵法》,一方面又在進行自己的創新,最終成為一代軍事家。

《孫子兵法》在使用的時候,一味的「拿來主義」是不行的,一定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去使用它,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曹操恰恰就是因為自己的不死板才能使用好《孫子兵法》,但是有時候這種「靈活」也會給曹操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

《孫子兵法》作為歷代以來一直被人們所敬仰的著名兵書,果然名不虛傳啊!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