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紅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新型肺炎時期的情緒防護

深度中醫 發佈 2020-01-29T16:53:56+00:00

01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新型肺炎的爆發,牽動著眾多中醫同仁的心,無論是從事中醫行業的中醫人還是廣大的愛好者,在這樣的非常時刻,心裡都會念叨著那句名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劉力紅老師連續通過微博發表和更新文章,分別從對疫情的理解和認識、飲食防護、自我防護等不斷闡述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堪稱用心良苦。


01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新型肺炎的爆發,牽動著眾多中醫同仁的心,無論是從事中醫行業的中醫人還是廣大的愛好者,在這樣的非常時刻,心裡都會念叨著那句名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上述這句名言,出自《素問·剌法論》中,《剌法論》是《素問》的遺篇,這一篇所討論的核心問題就是疫病。其謂:「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這裡黃帝首先點明了疫病的特點,是無論老小都可以傳染,而且病狀都很相似,對照當前的新型肺炎,是完全符合的。

接下來,黃帝提出了「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不施救療,大抵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說明疫癘這一類的烈性傳染病是不容易找到特效藥的,這不僅古代如此,今天亦是如此;其二,因為傳播迅速,有限的醫療資源很難跟上救療的需求。因此,如何杜絕傳播,才是根本的救療!對此,歧伯的回答是:「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


02

何謂正氣



正氣即當位之氣,即如《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言:「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非位、當位一般情況下是針對運氣而言,粗略地說,當其位也是當其時,如冬日為寒,冬而寒就屬當其位,冬而暖就屬非其位了。當然,運氣的當位不當位要更複雜一些,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此次新型肺炎播散如此迅猛,非位之邪是顯而易見的,如冬之暖、春之寒都是新型肺炎傳播的重要條件(邪)。上述的正與邪統指外在天時的當位與非位,外在的因素很難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那麼如何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呢?也就是如何使身體內環境的氣當其位,若內環境的氣能夠當其位,那麼便能實現「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便能身處疫區而安然無恙!

《素問·剌法論》對如何實現「正氣存內」,大致給出了四條路徑,簡述如下:

其一,運用針刺。《刺法論》的主體內容是五種疫病(烈性傳染病),討論疫病而以「剌法」為名,足見針刺之於疫病的重要性。應該說,針刺至少是《內經》時代疫病爆發時的重要救治手段,當然也是此次新型肺炎足資借鑑的重要治療方法。既然到目前為止對新型冠狀病毒尚無針對性的特效方法,既然對於新型肺炎只能對症處理,那麼針刺便應列為首選治療方法之一。因為在對症治療方面,針刺的確具有長足的經驗。

針刺的運用不離六經辨證的原則,此處推薦兩個重要穴位,可作特殊時期護持之用。一為手少陰心經的原穴神門,一為手太陰肺經的原穴太淵。可用針剌,亦可用指按揉。

其二,特殊藥物的使用(此處暫略)。

其三,五行導引術(暫略)。

其四,使神(心)能守位。


03

情緒的調適

其實,正氣存內的最重要層面是心正,是心能當其位,心能當其位也就是神能當其位,因為心主神明,因為心為君主之官,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因此,心若當其位,則神不失守,五臟六腑便有主持,身即周正。一旦心不當位,神便失守,正便無從談起,而一旦身失其正,邪必干犯,病毒亦就乘虛而入了。

如何保證心能當位,不失其正,那就必須首先了解什麼因素最容易影響心的當位,大家如果能夠細細地回看自己的人生並品味當下,也就會發現最易使我們心不當位、心失其正的就是我們的情緒。一旦情緒上來了,心便立即失去正位。有關這一個認識,我們可以從《大學》里找到依據:「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憤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在這裡《大學》提出了影響心正的四種情緒,即憤懥、恐懼、好樂、憂患,設想一下身處疫區的朋友,這四種情緒除好樂隱約外,其餘三種都是極易發生的。

昨晚,身處武漢的朋友們相約齊唱《我和我的祖國》,既便是聽到這個消息,我都一身感動。透過感動,想到全國上下都在想著你們,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你們,有很多不知名的中醫同仁甚至寫了請願書,要來疫區參戰,而我則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才能為你們盡些力……,當想到這些,想到你們並不孤單,內心生起感恩,生起力量,上述的情緒便會隨之化解,便就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以上文字,原創:劉力紅。文源:同有三和基金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健康真相館# #健康解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