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子血液粘如粥,深夜腦梗離世,原因竟然是長期吃這種食物

掌上醫訊 發佈 2020-01-01T16:18:45+00:00

人的血管在長年累月的使用後,彈性會有所下降,再加上不良習慣的影響,血管內會形成血栓,影響血液循環,這時腦梗也就來了。

腦梗是中老年人高發的疾病之一。

人的血管在長年累月的使用後,彈性會有所下降,再加上不良習慣的影響,血管內會形成血栓,影響血液循環,這時腦梗也就來了。腦梗發病十分急促,發病後最佳的治療時間只有6個小時。


今年45歲的胡先生,可是個資深的「紅燒肉」迷,下班閒著的時候,自己就在網上搜教程跟著學各種做法的紅燒肉,想吃就吃好不自在。

於是,胡先生的體重從婚前的128斤漲到了現在的190多斤,在2年前的體檢中,還查出了高血壓、高血脂。

醫生再三囑咐飲食要清淡,平時多鍛鍊,但因為沒有症狀,於是胡先生嘴上說著好,身體卻很誠實。

事發當天,胡先生又親自下廚,做了紅燒肉吃,正吃的不亦樂乎時,胡先生突然覺得頭痛劇烈,接著就暈倒了。

胡先生的妻子聽到動靜之後,趕緊打了120急救電話,到醫院一檢查,被確診為腦梗,經過醫護人員2個多小時的搶救,還是沒能挽回胡先生的生命。


醫生得知後直言:一種食物吃太多,血液會粘如粥

紅燒肉雖然美味,但血管的「隱形殺手」。

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與膽固醇,長期食用,會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甘油三酯等的含量。

這些物質會在血管內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失去彈性並變得狹窄,影響血液的流動,使腦部缺血缺氧,誘發腦梗。


身體出現這5種異常,警惕是腦梗

1、視力障礙

這是腦梗的早期信號。具體表現為視力模糊、看東西不完整、視野缺損,大多數在短時間內會自行恢復。

2、面部不協調

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與大腦關係密切,若腦部缺血缺氧,面部肌肉也會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出現面部不協調的表現。

3、眩暈

腦血管硬化,會導致椎基底動脈的血氧不足,從而影響小腦、腦幹等平衡神經組織,引起眩暈。


4、舌根發硬

這是面部肌肉異常引起的,表現為舌頭髮硬、難以表述完整的一句話,尤其是早起時出現舌根發硬,要及時就醫。

5、嗜睡

嗜睡的表現有昏昏欲睡、無法克制,這是腦部血氧不足,中樞神經缺氧的表現,嗜睡會隨著腦動脈硬化的加重而加重。


預防腦梗,生活中要堅持做好2控、2多

第1控、控制血脂

血脂水平的升高,腦梗的發生率也會升高。

血脂這幾個重要指標要注意控制:

▪ 總膽固醇:成年人應控制在200 mg/dL 以下;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健康的成年人控制在130mg/dL以下;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高於40mg/dL 、女性高於50mg/dL 為宜;


第2控、控制飲食

飲食上要注意:

▪ 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適量多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 鹽分攝入量不超過6g;

▪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粗糧、豆類;

▪ 每天水果攝入量不少於200g,蔬菜攝入量不少於400g;

▪ 限制酒精、糖分高飲品的攝入。


第1多、抗氧化劑

據美國加州大學研究顯示,經常補充抗氧化劑的人們,罹患腦梗幾率更低。

抗氧化劑可以抵抗並消滅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增大冠脈流量、改善毛細血管脆性及脂質和甘油三酯在血管中的沉積,使血管更加有彈性,從而預防動脈硬化以及高血脂、高血壓慢性發作。


第2多、睡眠充足

睡眠的充足與血管健康息息相關。

經常熬夜會使人處於持續興奮、緊張的狀態,使血管收縮、升高血壓,增加腦梗的發生率。

長期熬夜還會使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使體內器官提前衰老。

因此,建議儘量不要熬夜,每晚23點之前入睡,並保證7~8小時的充足睡眠。

最後,要注意定期體檢

完全健康的人,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頸動脈狹窄。

因此定期體檢不能忽視,建議:

年齡大於40歲、且符合以下任何一項情況的人,定期檢查頸動脈彩超:

▪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肥胖、心房顫動、家族史者;

▪ 本身患有過中風;

▪ 曾發生過短暫性腦缺血;

本文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