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部紀錄片,能讓你更了解中國醫生

影視產業觀察 發佈 2020-01-31T13:46:54+00:00

正如一位網友在看完片子後的留言「以前不愛看醫療劇和紀錄片,一是因為部分醫療劇太扯,二是自己淚點太低看不下去有患者這麼慘,但是看了《中國醫生》之後發現之前站錯了角度,之前總是看世界上怎麼有這麼慘的病人,現在看在這麼慘的病人背後,有無數良醫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

​各位朋友,此刻在家中度過史上最長春節假期的你們,是否正感到百無聊賴呢。而與此同時,在那些疫區的醫院裡,全國各地的醫生們正在拼盡全力和死神賽跑,搶救著新型肺炎的病人們。


每到重大的災難發生時,挺身而出的醫生們總是被稱作英雄,奉為白衣天使。然而我們也會看到,傷醫的惡性事件屢屢發生,對於醫療,對於中國醫生,我們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誤解。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影視產業觀察向大家推薦幾部醫療紀錄片,通過這些節目真實的鏡頭,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中國醫生這個值得更多尊重的群體。大家不妨利用春節假期好好看一看。


《中國醫生》

在線播出平台:愛奇藝



之所以把這部紀錄片列在首位,是因為它最近剛剛在愛奇藝上線,雖然才播出幾天,但卻有出圈之勢,節目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二期片子出現的既帥氣又溫柔的徐曄醫生,迅速地收穫了眾多迷妹,其抖音號和微博一夜之間便漲了20萬粉絲。那麼這部紀錄片究竟有何魔力呢?


從名字便可以看出,《中國醫生》的視角有別於此前的醫療類紀錄片,它是從醫生的角度出發,將鏡頭對準了全國各地六家大型三甲醫院(成都華西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選取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及醫護人員,通過跟蹤拍攝一個個有溫情、有責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醫患故事,去真實地呈現醫生這一職業的不同面向。


這檔紀錄片由樂正傳媒歷時兩年多打造,其長於醫療題材,此前曾製作過在浙江衛視播出的紀實真人秀《因為是醫生》,呈現出了7位備受觀眾們喜愛的年輕醫生形象。而這一次,樂正傳媒將視野擴大到了全國,呈現了更多非常有人格魅力的醫生,讓觀眾對這一群體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正如一位網友在看完片子後的留言「以前不愛看醫療劇和紀錄片,一是因為部分醫療劇太扯,二是自己淚點太低看不下去有患者這麼慘,但是看了《中國醫生》之後發現之前站錯了角度,之前總是看世界上怎麼有這麼慘的病人,現在看在這麼慘的病人背後,有無數良醫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


愛奇藝正在熱播中,絕對值得一看!


《人間世》

電視播出平台:東方衛視

在線播出平台:愛奇藝



《人間世》以醫院為拍攝原點,通過「沉浸式」報導的方式和極致的醫療故事,近距離觀察真實的醫患關係,可以說是一部隔著螢幕都能嗅到消毒藥水味的紀錄片。該片於2016年6月首播,截至目前共播出兩季。


2019年1月播出的第二季,更著眼於病患個體的故事,每期的旁白甚至都由病患自己講述。主創團隊9個攝製組歷時一年半,用鏡頭記錄了醫院裡眾多病患的故事,並且拍攝地點也不再局限於醫院,而是深入患者家庭,視角更加立體。


同時,《人間世》第二季的視角也從單個的醫療事件、醫患關係中抽離,把醫院放在了整個社會背景之下,片中醫生、病患以及家屬在醫院所經歷的事情,可以看作是社會問題的一次集中呈現。更重要的一點在於,該片對死亡的探討也大幅增加,把治療失敗、最終無力回天的例子搬上螢屏,試圖通過普通人的故事探討生死問題,讓觀眾直面生命的脆弱與殘酷,促進社會不同階層對「醫患關係」這個社會熱點問題達成共識。


《生門》

電視播出平台:東方衛視

在線播出平台:愛奇藝



《生門》曾推出過紀錄電影和紀實系列劇兩種形式,後者首播於2017年12月21日,豆瓣評分9.5。這是一部講述婦產科里眾生百態的紀實片,相比影版105分鐘的時長,劇版《生門》共 13集 ,單集片長 70分鐘 ,在原有4個家庭故事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擴充。《生門》將鏡頭聚焦於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婦產科,通過700餘天的跟蹤拍攝,以真實且冷靜的筆觸,依託產婦、家屬、醫生等不同社會角色之間的情感流動甚至是力量博弈,真實展現了新生命誕生過程中的溫情與殘酷。


他們中,既有胎死腹中卻沉默不語、拒絕透露任何個人信息的產婦,也有已經身處危險、但在男方家屬堅持下只能繼續妊娠的產婦;既有為了湊醫藥費甘願去賣腎的丈夫,也有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兒媳婦冷漠的婆婆;既有笑稱「每月32號休息」的主任醫師,也有懷孕38周仍在堅持一天跟四台手術的女醫生……中國家庭對子孫繁衍的渴望、兩性婚姻的複雜、社會醫療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醫生的平凡而偉大,都在這部作品中匯聚交融。


《急診室故事》一、二季

電視播出平台:東方衛視

在線播出平台:愛奇藝、騰訊視頻



人生在世,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而急診室醫生,每天要面對上千個意外,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病人會是什麼情況:等待挂號的病人突發心梗倒下,19歲少女懷孕六個月突發腦出血,大媽下夜班遭遇車禍左肘粉碎骨折,幼童被電梯夾斷手指面臨全麻手術,家屬拎著斷腿求醫……


由恆頓傳媒製作的大型急救紀實真人秀《急診室故事》,把鏡頭對準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採用78個遠程遙控的固定攝像頭24小時進行拍攝,深入到搶救室一線,記錄常人視角無法觸及的急診室真實故事。


第二季攝像頭數量增加到98個,期數從10期增加至26期,展現了更多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搶救室匯集了世間的疼痛、愛與希望,在這裡的每一分每一秒,醫護人員都在為拯救生命而奮戰,他們懷著對生命的敬意與愛意,以專業迅速的診治,讓患者一步步遠離那條生死紅線。


《生命緣》

電視播出平台:北京衛視

在線播出平台:騰訊視頻、愛奇藝



《生命緣》是北京衛視打造的國內全新模式的醫療紀實節目,於2014年7月首播,迄今已經播出了八季。該片在北京各大醫院的急診室、搶救室、手術室等處跟蹤拍攝,是中國最長壽的醫療紀實節目。


為了能夠真實拍攝發生在醫院裡最極致、最感人的生命故事,《生命緣》攝製組24小時蹲守北京協和、中日、腫瘤等各大三甲醫院,聚焦高難病例,記錄生死最前沿人性的多面性,呈現出最真實的醫療生態。


《生命緣》力圖通過患者與醫生、患者與家屬、醫生與患者家屬等不同主體之間的關係互動,讓觀眾對生命建立重新的認知。一方面,該片通過命懸一線的案例,以及患者、醫生與病魔的殊死搏鬥,讓觀眾塑造全新的生命態度;另一方面,《生命緣》直面醫療技術的局限性,不迴避死亡的結果,讓觀眾體悟醫生群體的困頓與堅守,從而增進醫患之間的真正了解。


《因為是醫生》

電視播出平台:浙江衛視

在線播出平台:騰訊視頻



2014年首播的《因為是醫生》是國內最早的聚焦醫生群體的紀實真人秀。節目製作方樂正傳媒從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3家頂尖醫院最繁忙的科室選出7名青年住院醫生,在3個月的時間內全方位記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這7名醫生包括來自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的王江山,地道北京男孩,陽光帥氣的「鄰家醫生」;身患癌症、但卻樂觀的讓人難以察覺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外科醫生董士勇;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心外科,專業能力突出的「學霸型「醫生花蘇榕;來自北京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溫暖多情的「暖男醫生」呂昂以及與他個性截然相反的同學,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工作、外冷內熱的「酷醫生」李少雷,還有來自北京大學婦產兒童醫院婦產科的一對搭檔,一個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宋依臨,另一個是現實版的「男婦產醫生」詹瑞璽。


可以說,這7名年輕醫生組成了醫生的群像。他們一方面是極其優秀的精英;另一方面也是善良有趣的普通人,通過他們的表現,折射出比較完整的醫療行業生態。整個節目的調性也區別於一般的醫療紀錄片,除了面對生死的沉重,也展現了醫生們活潑、有趣的一面。


《生機無限》

電視播出平台:湖南衛視

在線播出平台:芒果TV、騰訊視頻



繼《急診室故事》之後,恆頓傳媒在2018年推出的大型觀察式醫療類紀實節目《生機無限》,聚焦中國三家頂尖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直擊婦產科、兒科、急診科三個科室內外。


節目依然採用固定攝像頭拍攝的方式,攝像頭數量達101個,分9路畫面進行錄製,整季36期拍攝了400多個故事,比如高齡產婦破腹產過程中大出血,一歲半的小朋友因腦瘤危在旦夕,51歲肺部嚴重感染的患者在急救室突然失去意識等真實病例,呈現出人生命周期中新生、成長、生死一線的不同階段。


在節目裡,我們可以看到生命的美好與頑強,病痛襲來時的愛與陪伴,以及醫生與患者攜手挑戰病魔的彷徨與堅韌。醫護工作者十年如一日奮鬥在醫療前線,當面對家屬的懷疑、誤會時,他們用換位思考和理性溝通來獲得信任與理解,而將病人治癒,看著病人健康地繼續生活下去,是醫生最有成就感、最慰藉人心的事。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

電視播出平台:東方衛視

在線播出平台:嗶哩嗶哩、優酷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首播於2018年3月12日,這是一部講述院前醫療急救的紀實片,共12集,單集片長35分鐘。節目將鏡頭對準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的三輛120救護車,通過100多天的12小時跟蹤拍攝,以及多組攝製組並進的方式,從120調度中心、急救車廂到醫院急診部,依託72個急救任務,記錄了9位120一線急救人員在「流動的急診室」內外的故事。


在執行急救任務時,一線急救人員是與死神搶奪病人的前線戰士,比如幫助正在發熱的獨居94歲阿婆從老弄堂的家中迅速平穩地轉移到救護車上,救治小組默契配合僅用8分鐘就幫助病人起死回生等等。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承受病人以及家屬對急救工作的不理解,在上海市急救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有的病人僅僅是出現發熱症狀家屬就堅持要送去路途更遠的醫院,甚至有孤寡老人將打急救電話當消遣屢次將救護車叫至家中。


片子以客觀冷靜的姿態直面醫患關係,折射出社會萬象與人情冷暖。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不僅向觀眾傳遞生命的價值與人間的暖意,還將日常相關的醫學常識、急救技巧等自然融入紀實片中,起到一定的教育普及作用。


——THE END ——


作者|影視產業觀察編輯部

編輯|胡鈺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