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快速區分

基層醫生陳老師 發佈 2020-01-31T16:39:00+00:00

臨床表現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噴嚏,無明顯發熱,體力、食慾無明顯影響,無明顯頭痛、關節痛、周身不適等症狀。

如果你最近出現頭痛、流鼻涕、咳嗽、喉嚨痛怎麼辦?如何判斷是否發熱?如何區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下面一一給大家講解:

一、什麼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指人在受涼、勞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噴嚏,無明顯發熱,體力、食慾無明顯影響,無明顯頭痛、關節痛、周身不適等症狀。

普通感冒的人一般上呼吸道症狀很重,但全身表現較輕,一般沒有危險。

二、什麼是流感?

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僅是上呼吸道問題,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流感常在冬春季流行,常見的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流感病人多發病急,症狀嚴重,全身症狀多,會發熱,可能一兩天內體溫上升到39℃以上,頭痛、全身發力、食慾下降等症狀明顯。對於老人、孩子、肥胖人士、孕婦或有基礎疾病等人群,流感可導致非常嚴重的重症肺炎,甚至導致死亡。

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症狀?

1、無症狀帶毒者:感染之後不發病,僅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所以要求從疫情發生地回來的市民要主動報告,自我隔離。

2、輕症患者: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及身體不適。

3、重症患者:早期症狀尤其是前三五天為發熱咳嗽及逐漸加重的乏力,一周後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等情況,進一步加重的話可能需要呼吸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統的支持,可能會導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個逐步加重的過程。到了第二周,病情往往最為嚴重。

四、如何判斷自己發熱?

平靜狀態下超過37.3℃。

需要注意的是,測量前20-30分鐘要避免劇烈活動、進食、喝冷水或熱水,冷敷或熱敷,並保證腋下乾燥。

五、如果頭痛、流鼻涕、咳嗽、喉嚨痛,怎麼辦?

建議:若體溫低於38℃,居家隔離,按當地規定上報,密切觀察症狀變化;可口服解熱鎮痛藥等。若自覺嚴重,先去社區門診就醫。若體溫超過38℃,前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

六、無明顯發熱,但全身酸脹,腹痛腹瀉,該怎麼辦?

輕症隔離,重症就醫。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首發症狀包括胃腸道不適,出現腹瀉時要注意居家隔離,注重保證營養,適量多飲糖鹽水。如症狀加重,及時就醫。

七、感到胸悶但不發熱,要緊嗎?

鑑別判斷。

胸悶可由精神緊張、心臟病、哮喘、慢性肺部疾病等引起,若既往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情況,或居家休息無好轉建議至醫院就診。

八、若病人出現發熱、胸悶等不適症狀,是否應在家繼續觀察?

如出現發熱伴胸悶不適的,應保持高度警惕,儘早就醫。

最好不行至最近的醫療機構(戴口罩,儘量不乘坐電梯),進行血常規、CRP、胸部CT檢查及病毒相關檢測。

九、曾接觸過可疑病人,但目前沒有出現任何不適,該怎麼辦?

建議居家隔離觀察,觀察時間為14天,主要檢測體溫的變化狀況。每天一早一晚量體溫。如果14內出現了疑似的發熱咳嗽呼吸道症狀,建議去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

文章內容來源:北京青年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