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眼睛可能感染新型肺炎?它的危害不止於此

唐克力聊健康 發佈 2020-01-31T04:29:12+00:00

這是因為人在揉眼睛的時候,人會習慣性的閉上眼睛,而人在閉上眼睛後,眼球會不自主的向上移,此時揉眼的力量會集中在眼球的下方,較有可能造成角膜下方的曲度發生變化,角膜曲度不均勻,這就造成了散光。

眼睛癢,揉一揉;眼睛澀,揉一揉;眼睛不舒服了,揉一揉……

似乎只要揉一揉,眼睛就會好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想揉眼睛的瞬間,尤其是長時間用眼之後。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朋友,眼睛不舒服的第一反應都是揉眼睛。

很多人好像也從沒想過這樣有什麼不好,更沒想過揉出問題了怎麼辦。其實,揉眼睛的危害真的很多,特別是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時候。

國家衛健委:揉眼睛可能感染新型肺炎

1月28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工作。

針對公眾關注的新型肺炎的「接觸傳播」,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表示,這個病毒可能會通過接觸傳播,你的手如果沒有注意污染到病毒了,揉眼睛可能會造成感染,因此要戴口罩、勤洗手,這樣對減少傳播,減少個人感染的風險很有幫助。

揉眼睛可能帶入細菌,引起眼疾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的雙手會經常接觸如衛生間的門、現金等含有大量細菌或病的物體,如果用沾染了細菌或病毒的手揉眼睛,那麼眼睛就會帶入細菌或病毒,會引起眼部發炎。

比較常見的就是結膜炎和角膜炎,雖然結膜和角膜位置不相同,但會互相影響,患有結膜炎,那麼也會有機會引起角膜炎。結膜炎和角膜炎的症狀較為類似,都會出現紅腫、疼痛、眼淚、眼屎增多等症狀。

在患有眼部炎症時,反覆揉眼睛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瘙癢和乾澀,但會加重眼部的病情。因為手中的細菌可以再次進入眼中,加重眼睛的感染程度,同時大力的揉眼睛還會加重眼睛的充血。

揉眼睛可能改變角膜形態,誘發散光

誘發散光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先天性因素和後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角膜發生異態變化或天生角膜發育不平等等,後天性因素常見的有麥粒腫、角膜潰瘍等等,其中還包括揉眼睛這一不良用眼習慣。

這是因為人在揉眼睛的時候,人會習慣性的閉上眼睛,而人在閉上眼睛後,眼球會不自主的向上移,此時揉眼的力量會集中在眼球的下方,較有可能造成角膜下方的曲度發生變化,角膜曲度不均勻,這就造成了散光。

揉眼睛損傷角膜,誘發圓錐角膜

在揉眼睛的過程中,會使眼角膜溫度上升,造成角膜上皮受損,如果修復功能有所延遲,就會影響到角膜上皮修復的穩態。

長此以往,在眼角膜基質層的基質金屬蛋白酶開始活躍,膠原酶也會隨之上升活性,這將有機會溶解角膜的膠原基質,導致其中的細胞凋亡,進而影響細胞修復的效率。從力學方面講,在眼壓的作用下厚度變薄的角膜便會逐漸前突,最終發展成錐形角膜病。

溫馨提示

眼睛是人體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保護眼睛,不要用手去揉搓眼睛,防止細菌感染,誘發多種眼科疾病。

如果非要揉眼睛,建議關注唐克力正在研發的潔眼指套。目前,唐克力的研發人員正在加班加點,爭取早日讓產品上市,不僅能幫助大家護理眼睛,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也有不小的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