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怎麼一回事?

川乂健康智慧 發佈 2020-02-12T02:44:07+00:00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任意時間或OGTT中2小時血糖值。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長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血糖綜合徵。

糖尿病可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在接下來的介紹中,除非特別註明,我們涉及到的糖尿病均指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遺傳因素

糖尿病具有遺傳性,在同卵雙生子中,糖尿病的同病率接近100%,但起病和病情進程則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變異甚大。

環境因素

包括年齡增長、現代生活方式、營養過剩、體力活動不足、子宮內環境以及應激、化學毒物等。

在遺傳因素和上述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肥胖,特別是中心性肥胖,與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糖尿病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多見於成人,常在40歲以後起病,多數起病隱匿,症狀相對較輕,半數以上無任何症狀;不少患者應慢性併發症、伴發病或僅於健康檢查時發現。

常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血糖升高後因滲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繼而口渴多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利用障礙,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負平衡,漸見乏力、消瘦,兒童生長發育受阻;患者常有易飢多食。

此外,還可有皮膚瘙癢,尤其外陰瘙癢。血糖升高較快時可使眼房水、晶體滲透壓改變而引起屈光改變致視力模糊。

糖尿病的診斷

糖尿病的診斷推薦採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靜脈血漿葡萄糖,且診斷是基於空腹(FPG)、任意時間或OGTT中2小時血糖值(2hPG)。

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空腹指至少8小時內無任何熱量攝入

3.9~6.0mmol/L為正常

6.1~6.9mmol/L為空腹血糖調節受損

≥7.0應考慮糖尿病

任意時間血糖,任意時間指一日內任何時間,無論上一次進餐時間及食物攝入量。

當任意時間血糖≥11.1mmol/L並且出現糖尿病症狀即應考慮糖尿病,糖尿病症狀指多尿、煩渴多飲和難於解釋的體重減輕。

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OGTT2hPG)

<7.7mmol/L為正常糖耐量

7.8~11.1mmol/L為糖耐量減低

≥11.1mmol/L應考慮糖尿病

對於無糖尿病症狀、僅一次血糖值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者,必須在另一天複查核實而確定診斷;如果複查結果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應定期複查。

參考資料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733-75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