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整體發展指數放緩,3家快遞公司被"點名"

快遞指閱 發佈 2020-02-09T00:05:03+00:00

受春節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快遞業增速略有放緩,但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充分彰顯了責任與擔當。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包括業務量和業務收入2個二級指標,服務質量指數包括公眾滿意度、72小時準時率和用戶申訴率3個二級指標,發展能力指數包括快遞深度、網點密度、勞動生產率和支撐網絡零售額等4

■ 來源:國家郵政局網站



經測算,2020年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172.1,同比上升9.5%,表現出較好的發展韌性。服務質量指數為227.3,同比上升58.9%。發展能力指數為157.5,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發展規模指數與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169.7和57.8,同比下降12.0%和19.1%。受春節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快遞業增速略有放緩,但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充分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1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169.7,同比下降12.0%。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40億件,同比下降11.5%;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522億元,同比下降12.6%。今年的春節始於1月24日。據統計,1月24日至29日,全國郵政業攬收包裹8125萬件,和上年春節(2月4月-9日)同期相比增長76.6%,投遞包裹7817萬件,和上年春節同期相比增長110.34%。。

1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227.3,同比提高58.9%。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有效申訴率約為百萬分之0.49,同比改善六成多。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為78.2分,同比提高0.6分。72小時準時率為70.4%,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春節前,郵政、順豐、京東等多家快遞企業宣布春節期間提供正常的服務保障,提前統籌網絡資源,開展網絡運營動態管理,運力人力儲備相對充足。疫情爆發後,快遞業積極行動,迅速參與醫療物資的集疏運工作,為打好防疫戰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1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157.5,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支撐網絡零售額預計超6000億元,同比略有下降,城鄉快遞網點密度和勞動生產率相對穩定。為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快遞業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優化公鐵空運力資源,實現應急快速響應,中國郵政、順豐速運、京東物流、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速遞、百世快遞、德邦快遞、蘇寧物流、菜鳥網絡、跨越速運、優速等品牌快遞企業緊急開通綠色通道,保障應急救援物資迅速送達。截至2月4日,郵政業累計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6462.6噸,包裹2990.1萬件,發運車輛2117輛次,貨運航班98架次,工作成效得到了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中國郵政集團組織開行了郵政車3.2萬班次、郵政航空專機5架次,運送防疫物資的專機共計運送口罩、藥品等防疫物資4.9萬箱件,大大緩解了運輸緊張的局面。順豐臨時增開「深圳(杭州、北京、濰坊)-武漢」、及「成田-武漢」、「仁川-北京」等多條國內外救援航線,全網運輸防疫物資超800噸。1月25-31日,京東物流累計從全國30餘個城市向武漢、黃岡各大醫院累計運送包含口罩、醫用手套、護目鏡、消毒液等超過236萬件醫療防疫物資。

1月,發展趨勢指數為57.8,環比小幅提升。受疫情因素影響,預計2月快遞業務量約為30億件,同比增長10%。從資本市場預期來看,受線上消費替代效應持續加強和行業在暢通物資流動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影響,資本市場對快遞業增長的預期小幅提升。

附註

1.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

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包含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等4個一級指標和11個二級指標。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包括業務量和業務收入2個二級指標,服務質量指數包括公眾滿意度、72小時準時率和用戶申訴率3個二級指標,發展能力指數包括快遞深度、網點密度、勞動生產率和支撐網絡零售額等4個二級指標,發展趨勢指數包括業務增長預期和快遞資本市場預期2個二級指標。

2.評價方法

中國 快遞發展指數評價採用指數評價方法,以2016年3月為基期,基期值設定為100,通過標準值實現數據的無量綱化,通過加權合成中國快遞發展指數。

3.數據來源

國內生產總值(GDP)、支撐網絡零售額歷史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其餘所有數據來自國家郵政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