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中醫必讀:一文讀懂五行學說

醫承有道 發佈 2020-01-16T22:04:38+00:00

秋季是氣的內收運動控制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金」氣;冬季是氣的潛降運動控制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水」氣;而長夏是氣的平穩運動控制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土」氣。五行之間,以季節為序,相資生、相養助,叫五行相生;五行之間,以季節相間為序相制約、相抑制,叫五行相剋。有相生則


從物候觀察,春季是氣的展放運動控制或主導著自然界的生命活動,便名以「木」氣;夏季是氣的上升運動控制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火」氣。


秋季是氣的內收運動控制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金」氣;冬季是氣的潛降運動控制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水」氣;而長夏是氣的平穩運動控制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土」氣。


五行之間,以季節為序,相資生、相養助,叫五行相生;五行之間,以季節相間為序相制約、相抑制,叫五行相剋。有相生則不會導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剋則不會造成某行的太過,從而保證了一年之中氣機變化的穩態。


《內經》把五行和陰陽並列起來,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五行學說是古代人類研究大自然氣的運動和變化規律的學說,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運動規律的古代自然科學學說。


01


五行非五材


五行是揭示天地之間四季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揭示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揭示人體各器官氣機特性和相互聯繫的學說。


在五行學說中,木火土金水這5個字,已由具體的5種物質或材料的原義,升華到5種氣的運動形式的高度,已由形而下的水平,上升到研究萬事萬物普遍規律的形而上的水平,也就是由「器」的水平,上升到了「道」的水平。

所謂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



但若按其字義理解為5種具體的物質、材料,充其量只能叫五材,而不能稱五行。「五材」的概念,古已有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就有「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的說法。


《尚書大傳》也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的記載,指的都是五材,5種具體的物質和材料。即使將其說成是5種元素,也仍然屬於五材的範疇。


五行的「行」字,《說文解字》說:「人之步趨也」,也就是邁步行走的意思,進而可引申為行動、運行、運動。


所謂「五行」,應是指自然界氣的5種運行方式,或說是5種運動形式。


02


五行的屬性和歸類


伴隨著天空的斗轉星移,伴隨著地面上春、夏、長夏、秋、冬季節的更替。大自然的氣機進行著展放、上升、平穩、內收、潛降這樣有序的運動和變化,古人分別用木、火、土、金、水來代表它們的運動特性,這就叫五行。


五行所代表的氣的運動形式和特性各是什麼?將自然界萬物用五行進行歸類的依據是什麼?


就周年視運動而論,當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傍晚時分指向東方時,地面上則是春季;指向南方時,則為夏季;指向西方時,則為秋季;指向北方時,則為冬季,這就是四方和四季相對應的來歷。


從春至夏,是由木氣的展放到火氣的上升,為氣的陽性運動;由秋到冬,是由金氣的內收到水氣的潛降,為氣的陰性運動。其間由陽轉陰,需經由夏秋之交的轉折過度,此時中醫稱之為「長夏」。


在長夏,暑熱未去,陰雨連綿,氣候悶熱潮濕。此時草木枝端長勢減緩,已經開花結果,正在化育種子和果實;動物孕育胎兒,繁育後代,已不如春夏求偶交尾之活躍。


由此推知,此時是平穩運動的氣控制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也就是氣的展放和內收運動相均衡,上升與下降運動相均衡,保持了一種動態的穩定,而土性最為敦厚平穩,於是便用「土」字來命名。


其實由春季木氣的展放,轉為夏季火氣的上升;由秋季金氣的內收,轉為冬季水氣的潛降;由冬季水氣的潛降,轉為春季木氣的展放,都存在著平穩過渡的一段時間,於是《黃帝內經》就有了「土旺四季」的說法。


所謂土旺四季,是指在四季的最後18天,都是平穩運動的土氣占主導地位。



03


五行的生克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制化,從而保證了一年之中氣機變化的穩定狀態。只有這樣的穩定狀態,經過幾十億年的氤氳衍化,才化育了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五行的烙印。


五行之間,以季節為序,相資生、相養助、相促進,這叫五行的相生,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說的「比相生」。春季木氣的展放,為夏季火氣的上升創造了條件,叫木生火;秋季金氣的內收為冬季水氣的潛降提供了前提,叫金生水。


五行之間,以季節相間的次序相制約、相抑制、相克制,叫五行的相剋,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說的「間相勝」。如木氣的展放,抑制土氣的過度平穩,以防其壅實內收傾向過早出現,叫木克土;土氣的平穩,可制約水氣的過度潛降,叫土克水。


五行之間,有相生則不至導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剋則不致造成某行的太過。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制化,從而保證了一年之中氣機變化的穩定狀態。


中醫學就是這樣,依據最基本的自然和生命規律來預防和診治疾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