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變,別害怕!醫生:胃癌不是瞬間得上的,你可別想多了

中西消化李博醫生 發佈 2020-02-05T02:50:20+00:00

胃癌不是瞬間得上的,你可別想多了疾病的發展總有一個過程,就像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一鍬挖不出個水井,胃炎要變成胃癌,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在胃炎與胃癌中間,還存在著一個胃癌前病變都得概念。

胃癌不是瞬間得上的,你可別想多了

疾病的發展總有一個過程,就像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一鍬挖不出個水井,胃炎要變成胃癌,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在胃炎與胃癌中間,還存在著一個胃癌前病變都得概念。

胃癌前病變是胃炎向胃癌轉變的中間過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癌前病變這個概念,一方面在於胃癌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實施針對病因的預防比較困難,而及早識別、防治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是降低胃癌發生率和死亡率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在於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胃癌前病變離胃癌還有十萬八千里

小王第一次來門診的時候,拿著胃鏡報告和病理單一言不發,只是不停的嘆氣,然後交到我的手裡,順手拿出兩張銀行卡,嚇我一跳。

"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大夫,我把卡都帶來了,人生苦短,您說吧,我還有多久就到胃癌了?"說完後一副大義凜然、慷慨就義的樣子。

還沒等我說話,他又補充:"也不怕您笑話,昨天來北京,在賓館裡我就和老婆抱頭痛哭,可憐我的孩子還很小"30歲的男人說若說著哽咽了

我瀏覽了一下病理報告,提示有腸上皮化生,估計小王自已上網搜索,得知是癌前病變,於是背了巨大的心理包袱,連交代後事的心都有了,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話說"無知者無畏,這是"無知者可憐"啊


"你知道胃有多大嗎?"避開胃癌不談,我換了話題,小王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皺起了眉頭。

我知道他不會回答,自己接著說:"一般來說,我們喝3瓶500毫升的礦泉水,胃就飽了。喝了5瓶礦泉水,胃就已經打張到極限,處於急性胃擴張狀態。這個時候,人會覺得非常難受。"

小王一臉疑惑地看著我,不明白我不管他的"癌症",和他東拉西扯這些做什麼。

胃就像氣球,胃裡沒東西的時候,它就像沒氣的氣球,縮成一團,胃壁厚度有1厘米左右。人一開始吃東西,胃就像被充氣的氣球,體積慢慢變大,胃壁漸漸變薄。吃得特別飽時,胃會鼓得像充滿氣的氣球。這種情況下,胃壁的厚度已經比紙厚不了多少了。

小王雖然不知道我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是聽得特別認真。

"你這種患者,我每天要看很多。你們在病理報告上見到'腸上皮化生'的字眼,上網一查,呀!癌前病變,嚇壞了"

"是啊,癌前不就是馬上要到癌症了?"小王的臉上滿是擔憂

"剛才為啥要說胃的大小呢,就是要告訴你,胃的伸縮性很強,它的內表面積很大。咱們做胃鏡的時候取的都是很小的一部分,沒有人能把所有的地方都取下來一塊做病理檢查的。"


"那是我取出來的這塊有問題啊?"

"是的,你取出來的這一塊有問題。但這一塊不是隨便取的,醫生在給你做胃鏡的時候,會根據經驗來判斷什麼地方容易萎縮、什麼地方有可疑的病變,如果這地方在肉眼下看著可疑,就會用活檢鉗取出一點,來做病理檢查。最終的診斷會以病理結果為準。胃的內表面積那麼大,取到的那一點有癌前病變,不代表全胃都有病變,剩下的大部分是在正常工作的。而且,就算是癌前病變,也不是馬上就到癌了,中間還隔著千山萬水呢!

聽我說到這裡,小王似乎輕鬆了一些,他間我:"那大夫,我這報告上寫的'腸上皮化生'到底啥意思啊?它跟胃癌到底啥關係啊?

"當醫生從你胃裡取出一小塊組織去做病理檢查時,病理科的大夫會用電子顯微鏡放大幾千甚至幾萬倍去觀察這塊組織的形態。這塊組織有可能是正常形態,也有可能萎縮了,也有可能出現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包括2種形態,其一,就是你這種'腸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形態變得像腸上皮細胞一樣;另一種叫'上皮內瘤變",強調胃黏膜上皮內腫瘤的形成,就是即將變成腫瘤。兩相比較,你這種"腸上皮化生'還是比較輕的。"


小王這時候的思想負擔進一步減輕了,但他還是有自己的擔心大夫,那我是不是還是比一般人容易得胃癌?

"你沒必要為這個有太多顧慮,胃癌的癌前病變要發展成胃癌,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停下來,甚至有可能回頭。看到癌前病變的診斷,你不要有顧慮,它就是給你提個醒:你從現在開始應該警惕,有病治病,改變生活習慣。如果能做到這樣,是不會輕易發展為胃癌的。"

"但我還是覺得有風險。"小王還是不放心。

"那要說風險,我們活在世界上就有各種各樣的風險,就連吃飯都可能會突然被噴死,那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吧:也不能看到交通事故,那就不出門了吧。你這病發現得早,對於治療有好處,我給一個方案,按部就班地治療,然後你就正常過日子就行了。


反覆做胃鏡才能發現隱藏得很深的癌前病變

小王通過胃鏡下病理檢查,發現了胃內的癌前病變,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甚至感覺天塌下來了。我卻覺得他還是很幸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是早期發現病變,可以早治療,早改變生活方式,那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阻止不好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一次病理檢查沒發現癌前病變,也並不能說明胃裡就完全沒有癌前病變,可能還需要多次檢查。

如果病理診斷顯示沒有癌前病變,有2種可能:一是疾病確實沒有發展到胃癌前病變這一步;二是病理沒有取到病變的組織。第1種情況當然是我們希望的結果;但第2種情況,如果胃鏡所見懷疑有癌前病變,而一次病理檢查又沒有發現,就需要多次檢查來確診了。並且,誰也不能保證做過幾次胃鏡沒發現,就一定沒有癌前病變,如果一直懷疑,一直沒有確診,那就只能一直複查,不斷探尋真相。


前面說了, 胃的內表面積很大, 胃壁展開, 至少有1平方米, 各個部位不同, 病理變化不同。比如, 有的地方萎縮了, 有的地方不萎縮, 很常見, 即使胃鏡診斷為"萎縮性胃炎", 也不代表全部胃都萎縮了, 只能表明胃裡面有一部分發生了萎縮。

癌前病變是在萎縮的基礎上產生的, 如果在萎縮處取材, 病理診斷為腸上皮化生或者上皮內瘤變, 就算是"定罪"了。但"定罪"要講證 據的, 好比抓小偷, 沒有人贓並獲是不行的。如果胃鏡發現有癌前病變的跡象, 那也只能是"嫌疑犯", 一些"罪犯"非常狡猾, 有可能"藏在" 胃竇的一個角落裡, 但是取材時沒有取到那個角落, 就得不到確鑿的證據。為了"定罪", 只好再次"搜查", 也就是再做一次胃鏡了。

所以說, 一下子就能明確診斷是小王的幸運。而有些患者反覆多次檢查胃鏡, 也是病情需要, 說明您的病變隱藏較深, 較難發現。這時, 希望您能理解並配合醫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