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三空間 | 探索星巴克成功的秘密

靚靚雲創業 發佈 2020-02-07T18:58:30+00:00

米蘭的咖啡店給了舒爾茨極大地激發,他堅定地認為星巴克的核心業務不應該是咖啡,而是像米蘭的咖啡廳一樣,給顧客創造一種精神棲息的環境和場所,這就是星巴克第三空間—「 非家,非辦公」的中間狀態的由來。

星巴克第三空間的靈感來自於舒爾茨(前星巴克董事長,CEO)的一次米蘭之旅。

1983年,舒爾茨奉命到米蘭出席一項貿易展覽。他發現米蘭的人們特別喜歡到一家家濃縮咖啡店度過快樂時光。據他觀察每天清晨,幾乎每一家咖啡店都擠滿了人,大家抱著濃縮咖啡,欣賞著店內播放的義大利歌劇,消除清晨的睏倦。午後客人更是陸續進來閒聊,和咖啡師度過一個輕鬆愜意的下午。而晚上很多咖啡店會把桌椅擺到人行道上,向人們提供咖啡、開胃酒和一些美味糕點。客人們很喜歡這種自由、開放的感覺,他們放慢腳步,在咖啡店停下來,喝一杯咖啡,或閒適地落座沉思,或走來走去,於周圍的人們閒聊,以派遣白天工作、生活積累的疲憊和煩悶。

米蘭的咖啡店給了舒爾茨極大地激發,他堅定地認為星巴克的核心業務不應該是咖啡,而是像米蘭的咖啡廳一樣,給顧客創造一種精神棲息的環境和場所,這就是星巴克第三空間 —「 非家,非辦公」的中間狀態的由來。對於星巴克來說,咖啡並不是單純用來銷售的功能性產品,提供高雅的聚會場所、身份標識、品味象徵和情感經歷才是最重要的。

星巴克知道想要贏得顧客的心,不僅要提供全方面周到的服務,還要滿足顧客的情感需求。很多人都有一個開店夢,斥巨資在裝修上,刻意追求差異化,滿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忘記了顧客才是這家店的真正使用者。舒爾茨敏銳的捕捉到了顧客的情感需求,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打造出了他們需要的第三空間。這種以人為本的經驗理念值得我們這些創業人士思考和學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