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的體溫低於37℃,這算正常嗎?為何我們的體溫會不斷下降?

教育新時論 發佈 2020-02-10T00:17:58+00:00

​我們都知道人的正常體溫36-37℃,現在出入各大公共場合,不僅要戴口罩,還要測量體溫,體溫高於37攝氏℃的,一般不會讓你進入。

​我們都知道人的正常體溫36-37℃,現在出入各大公共場合,不僅要戴口罩,還要測量體溫,體溫高於37攝氏℃的,一般不會讓你進入。

可是,如果我們的體溫低於36℃,算是正常體溫嗎?



昨天,去超市買菜,出門前帶好了口罩,身體無毛病,體溫正常,也不發熱。進入超市前,先要用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結果量了一下34.8℃。

沒有高溫,反而低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有一點,我們應該要清楚,那就是我們的體溫,其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與當時所處的環境,測量的部位,年齡、氣候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是在正常範圍內,也就是一般在36-37℃左右,若低於36℃或高於37℃,並不意味著體溫有問題。不過,一項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正常體溫範圍可能在降低。



這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傳統的正常體溫認知,可能要被刷新了,每十年,人類的基礎體溫下降0.03℃。

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研究,對比了3組隊列的體溫數據。包括:UAVCW隊列,NHANES隊列,STRID隊列。其中,在UAVCW隊列中,根據1860年-1940年期間,23710萬名退伍軍人的醫療記錄,計算出一個世紀前的基礎體溫;NHANES隊列,數據覆蓋15301人,測量時間為1971-1975年;而STRID隊列,在21世紀初,集成研究數據150280份數據,測量時間為2007年-2017年。



研究小組發現,排除年齡、身高、數據採集時間和方式等因素後,能夠得出一個結論:體重、性別和出生年代不同,人均基礎體溫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受時間影響。

總體來說,不同世紀年代的人,體溫有點出入。比如,在上面3組隊列中,來自21世紀的STRIDE隊列的男性,其平均體溫相比19世紀的人來說,低0.59℃;而女性,也有類似的情況,體溫降0.32℃。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尚未有確切的研究。不過從我們生活的環境來看,大幅供暖、空調已經覆蓋大部分地區,身體溫℃的變化就會減少。因此,由此看來,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的改變,很可能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當然,以上研究的數據僅供參考,畢竟這並不能代表全部,而且不同地域的人可能情況不一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