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發熱了該怎麼辦?惠州專家給出指引

惠州農業農村 發佈 2020-02-07T22:35:29+00:00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數字每天都在刷新,一些出現發燒症狀後,就非常擔心,想去發熱門診又怕交叉感染。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數字每天都在刷新,一些出現發燒症狀後,就非常擔心,想去發熱門診又怕交叉感染。那麼?發熱了該怎麼辦?如何區分到底自己是感冒、流感,還是不小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區分判斷後,又該怎麼做?記者採訪了我市相關專家。

  如何判斷自己發熱?

  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國標指出,平靜狀態下腋下體溫超過37.3℃,就可以判斷為發熱。

  注意:測量前20-30分鐘要避免劇烈活動、進食、喝冷水或熱水,冷敷或熱敷,並保證腋下乾燥。

  低熱:37.3℃~38℃

  中熱:38.1℃~39℃

  高熱:39.1℃~41℃

  超高熱:41℃以上

  發熱了,如何區分是感冒還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有發熱症狀,但擔心去醫院被感染,那麼,如何自己先在家判斷是普通感冒、流感,還是不小心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王國標做了相應介紹。

  普通感冒有何症狀?

  王國標介紹,感冒是指人在著涼、勞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症狀: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噴嚏,無明顯發熱,體力、食慾無明顯影響,無明顯頭痛、關節痛、周身不適等症狀。感冒的人一般上呼吸道症狀很重,但全身表現較輕,一般沒有危險。

  流感有何症狀?

  王國標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僅是上呼吸道問題,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流感常在冬春季流行,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症狀:流感病人發病急,症狀嚴重,全身症狀多,會發熱,可能一兩天體溫上升到39度以上,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食慾下降等症狀明顯。對於老人、小孩、肥胖人士、孕婦或有基礎病等人群,流感可致非常嚴重的重症肺炎,甚至致死亡。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症狀?

  王國標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一般有以下症狀:

  無症狀帶毒者:感染之後不發病,僅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所以要求從疫情發生地回來的市民要主動報告,自我隔離;

  輕症患者: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以及身體不適;

  重症患者:早期症狀尤其是前三五天為發熱咳嗽及逐漸加重的乏力,一周後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等情況,進一步加重的話可能需呼吸機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統的支持,可能會導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個逐步加重的過程。到了第二周,病情往往最為嚴重。

  如果發熱只是普通感冒或流感,應該如何居家護理?

  王國標指出,普通感冒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多休息;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吃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通常可在一周內痊癒。若發現孩子高熱持續不退或退熱後體溫又上升,同時出現咳嗽、喘息、面色發白或青紫時,就有並發喉炎、氣管支氣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醫。

  若是流感,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清淡易消化和有營養。建議到醫院就診,若醫生有開藥應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老年和兒童患者。患者病情出現以下變化時:持續高熱、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加;呼吸困難或胸痛;口唇紫紺;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錶現;反應遲鈍、嗜睡、驚厥等;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應及時就醫。患者應儘量單間居住,減少與共同居住者的接觸機會,咳嗽和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遮掩口鼻,在家庭共同區域活動時和離開住所(如到醫院)需戴外科口罩。

  如果自己判斷還是不放心,又不想去醫院,應該怎麼做?

  撥打我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諮詢

  記者從市衛健局獲悉,為主動回應社會熱點和關切,消減廣大市民疑慮,我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已受理市民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諮詢、投訴、舉報。若接線員無法回答,將轉給相關部門或相關專業人士解答。

  網絡問診或電話諮詢定點醫院

  發熱了,在疫情時期又害怕被傳染不敢去醫院,怎麼辦?面對種種疑問,我市多家醫院「網絡問診」已上線。記者了解到,市中心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等,均已開啟線上「發熱門診」等網絡問診模式,市民可關註上述醫院公眾微信號,按提示操作即可進行網絡問診。也可電話諮詢我市公布的29家發熱門診重點醫院和定點收治醫院。(詳見表格)

  如果不得已要去醫院,應該如何做好防護?

  市衛健部門提醒,若有可疑症狀,可到我市29家發熱門診和6家定點收治醫院就診。前往醫院過程中,請您和陪同人員務必佩戴好口罩,儘量避免搭乘人多擁擠的大型公共運輸工具,乘坐交通工具時請務必打開車窗進行自然通風。到達醫院後馬上前往預檢分診台,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旅行經歷和症狀,並聽從醫護人員指引就診,理解和遵守醫院發熱患者診療流程和規範,同時請積極配合相關醫護與疾控人員採取的調查、隔離、消毒、醫學觀察等處置措施。

  若無明顯發熱,但全身酸脹,腹痛腹瀉,該怎麼辦?

  王國標建議,輕症隔離,重症就醫。

  王國標提醒大家,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首發症狀包括胃腸道不適,出現腹瀉時要注意居家隔離,注意保證營養,適量多飲糖鹽水。如症狀加重,及時就醫。

  感到胸悶但不發熱,要緊嗎?

  王國標認為,這應該鑑別判斷。胸悶可由精神緊張、心臟病、哮喘、慢性肺部疾病等引起,若既往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情況,或居家休息無好轉建議至醫院就診。

  若病人出現發熱、胸悶等不適症狀,是否應在家繼續觀察?

  王國標提醒市民,如出現發熱伴有胸悶不適的,應保持高度警惕,儘早就醫。

  最好步行至最近的醫療機構(戴口罩,儘量不乘坐電梯),進行血常規、CRP、胸部CT檢查及病毒相應檢測。

  曾接觸過可疑病人,但目前沒有出現任何不適,該怎麼辦?

  王國標建議,這種情況應居家隔離觀察,觀察時間為14天,主要監測體溫的變化情況。每天一早一晚量體溫。如果14天內出現了疑似的發熱咳嗽呼吸道症狀,建議去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

  【相關連結】

  惠州市29家發熱門診和6家定點收治醫院名單

  惠州已開設29家發熱門診重點醫院,市民有可疑症狀請第一時間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如需幫助,可撥打120急救電話諮詢。專家特別提醒,就診時應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並理解和遵守醫院發熱患者診療流程和規範,接受醫院工作人員的引導。

  來源:惠州報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