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火鍋行業5個「新氣象」,翻滾的大市場!

餐飲創業高參 發佈 2019-12-31T09:13:51+00:00

火鍋店明檔陳列著數十種熱鹵,滷好的各種葷素料裝在竹蒸籠里,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在紅鍋里煮著吃,既有鹵香,又有火鍋味。

成都作為川渝火鍋的興盛之地,用「血流成河」形容再恰當不過。

這片江湖高手雲集,人才輩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推動著火鍋的更迭變遷。對於包容開放的成都來說,懷舊和迎新從來不衝突。一起來看看成都街頭上,有哪些「新氣象」吧!

火鍋「甜品站」、小吃檔口化

在成都,許多火鍋店門外都開設出獨立的小檔口,售賣「火鍋搭檔」——現炸小酥肉、糍粑冰粉等,別具街頭風情。

這種小檔口類似麥肯的「甜品站」,一般是「大店+小店」形式,以袁老四、棒棒毛肚火鍋為例,專設酥肉小檔口,可零售、可外帶。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店門口人氣火爆會營造一種這家店生意好的感覺。小吃檔口起著「活字招牌」作用,過路散客一眼便能注意到,對火鍋店的生意起到引流作用。

現如今,靠產品、靠服務,普通火鍋店很難打造出競爭壁壘。通過「堂食+檔口」的門店模型,推出爆款小吃,增強辨識度,或許是拉新留存的捷徑。

火鍋扎堆:一條街上十多家火鍋店

在成都春熙路,短短一條街,擠滿了小龍坎、大龍燚、譚鴨血、等10幾家火鍋店,甚至500米內開有兩家小龍坎。

每家店門口都擺滿小板凳,等到就餐時間,幾乎家家火鍋店都出現「排長龍」的場景,空氣中溢滿濃郁的火鍋味。

除了春熙路,成都清江北路、建設路也都是火鍋店扎推,一方面,成都火鍋體量本身比較大,密度大也無可厚非;另一方面,「大樹底下好乘涼」,如果一條街已經成氣候了,只要保證品質、味道,不愁沒客人。

火鍋店門口賣水果,小生意大門道

路過很多火鍋店門口時,都會聽見水果攤販的吆喝聲,老闆們用竹簍和簸箕裝滿石榴、山竹、荸薺等水果,直接擺在火鍋店門口「守株待兔」。

根據觀察,剛吃完火鍋的人尤其愛買水果,解膩解辣。

成都火鍋產業的發達,間接影響了水果市場。水果攤有著類似「寄生店」的作用,在「估計還要等一個小時」的抱怨聲,不少顧客並不離場,而是去水果攤買水果邊吃邊等。

現撈熱鹵,「滷煮火鍋」很受歡迎

滷菜拼火鍋,目前在成都極為流行。街邊大大小小市井火鍋店,也都在明檔供應滷味,現鹵、現撈、現賣。

火鍋店明檔陳列著數十種熱鹵,滷好的各種葷素料裝在竹蒸籠里,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在紅鍋里煮著吃,既有鹵香,又有火鍋味。

事實上,滷煮火鍋只是一種延伸,一直存在但去年才嶄露頭角,很多川渝火鍋品牌都在關注和試水。

從滷菜的吃法上來看,種類就比其他品類要多;滷菜本身價格便宜、親民,普通消費者易接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