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與自殺——「來生,誓不學醫」

大話精神 發佈 2020-02-12T17:55:44+00:00

2018年,德陽女醫生因為游泳池糾紛,經過網絡媒體的傳播之後,收到了來自全國網民的謾罵和人肉搜索。 在一個個中國醫生自殺的個案背後,是醫生自殺的全球性問題。

「來生,誓不學醫。」2017年,30歲左右的麻醉科規培醫生小石(化名)在齊魯醫院的手術休息室內自殺身亡,他用推注藥物的方式永遠「麻醉」了自己,遠離了學業、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壓力。

2018年,德陽女醫生因為游泳池糾紛,經過網絡媒體的傳播之後,收到了來自全國網民的謾罵和人肉搜索。5天後,她不堪其擾,吞下500顆安眠藥自殺。

在一個個中國醫生自殺的個案背後,是醫生自殺的全球性問題。

醫師自殺是一個越來越引起公共衛生關注的話題。儘管致力於改善他人的健康狀況,但醫生常常為此犧牲自己的健康。此外,系統的障礙阻礙了醫生的自我保健和求助行為。

然而,每一次死亡都是一個悲劇,它會在整個體系中產生反響,並具有傳染的風險。展望未來,我們必須制止醫生士氣的下降。這將意味著解決許多造成不滿的系統性問題:解決指名道姓、指責、羞辱和不斷詆毀的文化。

儘管在臨床實踐中還沒有有效的算法來預測自殺,但提高對臨床、心理、社會學和生物學因素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有助於發現高危個體並協助治療。醫學專業、競爭力、對完美的追求、太多的自主權和責任感,以及對表現出脆弱的恐懼都被認為是精神疾病的誘因。

Medscape 2019年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44%的醫生表示他們長時間感到工作壓力過大,游離和倦怠。30%的醫學生和醫生都有抑鬱症狀。

而根據2018年美國精神病學年會的數據,每天有一位美國醫生結束自己的生命,醫生的自殺率(28-40人/10萬人)是所有職業中最高的,是普通人的兩倍。

在醫療專業人員中,終身自殺念頭的全球患病率估計為25.5%,過去12個月的自殺念頭為9.8%,最近自殺念頭的發生率約為8.0%。

醫生自殺風險的預防策略是非常必要的。醫生是自殺的高風險職業,全球SMR(standard mortality ratios,自殺的總標準化死亡率)為1.44 (95CI 1.16,1.72),並且研究之間存在重要的異質性。與男性醫生相比,女性面臨的風險尤其大。

一項涉及2106名女醫生的調查顯示,女醫生比起男醫生來,更加不願意因為抑鬱症去尋求治療。這項調查顯示,超過50%的女醫生表示自己不會因為精神問題而去尋求幫助,絕大多數填寫的理由是——如果被發現自己有精神問題,可能會被吊銷執照,或者保不住工作。

同時,數據顯示,住院醫和醫學生當中更容易發生抑鬱症,這兩個群體中,抑鬱障礙的症狀檢出陽性率達15%-30%。

快感缺乏狀態的變化及其導致的對生活不滿的愉悅感喪失,可能是醫學生產生自殺意念的危險因素。不滿,特別是在醫學課程中,可能是醫學生自殺意念的有力預測指標。

習慣性應對不良、嚴重的經濟問題以及對自殺意圖表示遺憾,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如何將這些因素納入干預策略的制定中,以防止脆弱個體因自殺而過早死亡。為了引起必要的轉變,個人和機構不僅必須同意醫生的健康是一個優先事項,而且還必須做出切實的改變。否則,醫療行業的排名將繼續大幅下降——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損失。

很明顯,醫生也需要照顧。他們不僅應該更好地自我治療,而且還應該改善他們工作的環境,以促進更好的健康和福祉,這已成為當務之急。

醫生的投訴必須立即處理。長期的痛苦和與工作相關的問題只會導致增加的壓力和抑鬱,最終導致健康問題或自殺事件。

我們要讓那些陷入抑鬱和考慮自殺的醫生知道,他們並不孤獨。醫生是普通人,也可以哭泣,可以情緒化。他們需要途徑來釋放痛苦,而非只有死亡這一條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