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2020最全體檢計劃!5分鐘,解決你對體檢的所有問題

勤敏德教育 發佈 2020-01-15T05:51:41+00:00

2020年祝大家新年快樂回顧2019年您體檢了嗎「只要不去體檢就沒病」這一句玩笑話卻成為了很多人不去體檢的理由我們到底要不要體檢?體檢查什麼?體檢報告怎麼看?一起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0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回顧2019年

您體檢了嗎


「只要不去體檢就沒病」

這一句玩笑話

卻成為了很多人不去體檢的理由

我們到底要不要體檢?

體檢查什麼?

體檢報告怎麼看?

一起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來源:綜合自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揚州晚報、央視新聞、健康河北官微、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以及網絡等,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為什麼要體檢?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身體沒有不舒服,就沒必要體檢;還有人認為體檢是為了看病開藥。更有甚者,體檢做完以後沒發現問題而抱怨浪費了錢。


體檢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身體的狀況,進而進行飲食或運動的干預,預防疾病的發生。及早發現身體存在的問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療效。預防疾病往往比治療疾病花費的醫療成本小很多。


體檢查什麼?


很多人知道體檢的重要性

但是面對多種多樣的體檢項目

不知道該查什麼?

醫生說:體檢十年一關卡

查什麼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


20歲查傳染病


20來歲,身體各項功能包括抵抗力最佳,不用體檢?並不是!


出生的時候會注射多種疫苗,這些常規疫苗大多並非終身免疫。到了20多歲,人體內抗體很可能已經低於正常防禦水平。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種疫苗,身體就會處於無保護的危險狀態。



此外,20多歲的年輕人剛畢業走上社會,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幾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種傳染病的機會也就大了。


專家建議

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


還要注重胸部X光的檢查,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30歲查血糖


30歲關注血糖是不是有點早了?


不早!現在的人們相比從前普遍「吃得多、動得少」,加上忙於事業,應酬多,壓力大,糖尿病的發病年齡普遍提前,30來歲發病也不在少數,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檢出率很高。



專家建議

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而且不僅限於查一次空腹血糖,因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後血糖會明顯升高。


有條件的人也可以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更加準確。


40歲查心臟


以前人們認為到了五六十歲再關注心臟健康也來得及,現在40歲就得開始關注心臟。


心腦血管病年輕化,40來歲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聞。如果心臟問題不能早發現早診治,突然出現急性心梗、冠心病時,其猝死率反而比習慣了防範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專家建議

人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一個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


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病情來決定,可諮詢專科醫生。


50歲查骨和腸


到了50歲,女性一般剛剛絕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鈣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質疏鬆的女性要遠遠多於男性。50歲的人,如果出現渾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狀,就該考慮患有骨質疏鬆症了。

除了骨骼,50歲的人還應關注腸道健康。在做腸道體檢時,要更加注意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病變,防止這些小的病變發展成腫瘤。


專家建議

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現骨質疏鬆,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


普通人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每兩到三年做一次腸鏡和胃鏡檢查。


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風險人群,則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


60歲全面查


60歲是老年生活的開始,這個年齡的老人,應該展開全面體檢,而不再是有所側重的檢查。


另外,老人由於血管老化脆弱,出現暴聾、暴盲的情況也很多見,多與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關。


專家建議

除了心腦血管、糖尿病、惡性腫瘤、腎損害、甲狀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檢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聽力和眼底病變的預防。


查眼底,能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還可以反映腦動脈是否硬化。


知道自己要查什麼

接下來的問題是體檢怎麼檢?

我們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來解答


體檢前要準備什麼?


(1)體檢前無需特殊準備,生活方式常態化。體檢是了解日常的生活方式對於身體的影響,如果刻意製造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不能反映出日常的情況。所以按照平時的生活方式就好,不必刻意去準備。


(2)如果需行特殊檢查項目,比如胃鏡、腸鏡,建議按醫生要求做胃腸道準備。


(3)如果平時在服用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藥物,還是需要按時服用,避免出現停藥後的反彈。


(4)做大小便檢查,建議留取(中段)晨尿和早晨的大便進行化驗。


體檢中注意什麼?


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


儘可能詳細告訴醫生自己既往病史,目前不舒服的地方及既往做過的手術。便於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推薦合適的體檢項目,也便於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對體檢結果做出正確判斷,給予合理的建議。


統籌合理安排體檢項目


按照指引單提示,同時根據體檢人群分布的情況,合理安排時間,選擇先做排隊人群少的項目。


體檢後注意什麼?


體檢結果拿到以後,詳細閱讀。因為化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干擾因素,尤其是小便結果,很容易被女性月經污染,所以如果出現陽性,建議按照醫生的提示進行複查。


需要看專科門診的項目,建議儘早去看專科門診。身體結果會隨身體狀況變化而變化的,因此一次的體檢結果不可能長時間有效。所以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身體的健康檢查。


體檢過後

很多人看著體檢報告傻了眼

這麼多指標怎麼看?

最後為大家科普體檢報告上的知識!


體檢報告這樣看




預防疾病的成本

遠低於治療疾病

體檢,還是要做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