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該吃這3種「春菜」!養肝強腎、通便降火,吃貴不如吃得對

中國家庭醫生健康科普 發佈 2020-02-26T14:28:42+00:00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3種春菜,不僅美味,而且養生作用很棒,現在吃再合適不過了~春筍早在三千多年前,《詩經》上就有關於筍的描寫——「其蔌維何,維筍及蒲」的描寫。

伴著和煦的春風、撲鼻的花香、清脆鳥叫聲,春天到了!

中醫認為,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肝木升發之氣旺盛,因此春天是一個適宜養肝的季節。

而春季人體陽氣漸旺,此時適合選擇甘平或甘溫的食物來補益陽氣﹑健脾和胃,並適當吃一些具有升發、疏理肝氣的食物。

吃哪些好呢?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3種春菜,不僅美味,而且養生作用很棒,現在吃再合適不過了~

春筍

早在三千多年前,《詩經》上就有關於筍的描寫——「其蔌維何,維筍及蒲」的描寫。

直到現在,大家對筍的喜愛也是只增不減。

很多人認為竹筍好吃,但營養一般。其實不然,竹筍的營養價值比很多蔬菜都高——

它所含的糖類、脂肪類和蛋白質比胡蘿蔔還要多,同時含有有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

竹筍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是很好的醫療保健食品。

唐代著名醫藥大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竹筍「主消渴、利水道,有益氣之功。」《食療本草》上說,清炒竹筍有清熱、化痰、鎮靜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竹筍性涼,並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因此患有嚴重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下端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的人,都不適合吃。

此外,竹筍含草酸高,排泄過程中容易在尿路與鈣形成結石,所以膽結石、腎結石患者最好也別吃。

韭菜

春天主生髮,韭菜性味辛溫,其辛散作用,正可驅逐冬天積聚在人體內的寒氣。

而且,中醫認為春屬木,與肝相應,春天最宜補肝。而韭菜入肝經,可充肝氣。

一年中,當屬初春的韭菜最好吃了,又嫩又鮮,一盤上桌瞬間搶光。

而且,韭菜還有「洗腸菜」的美譽

這是因為,韭菜中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能夠增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可以預防便秘和腸癌。

韭菜這樣吃,更營養美味——

  • 放冰箱冷藏時,記得套個袋子,否則會串味,其他食物可就「遭殃」了;
  • 韭菜和別的菜一起炒時,最好等其他菜熟了再放韭菜,否則韭菜中的含硫化合物(特殊氣味的來源)遇熱後容易損失。

需要提醒的是,韭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好消化。因此,胃炎、胃潰瘍、胃不舒服的人最好少吃,否則會引起胃部不適合加重病情。

此外,韭菜性味辛溫,容易上火的人吃多了,會加重上火的症狀。

蒲公英

在大家印象里,蒲公英可能只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野草,其實,它更是一種草藥。

春天裡,不妨吃點蒲公英~

蒲公英,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黃花地丁、婆婆丁。

中醫認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作用,還可消炎、涼血、利尿、健胃,因此有「尿床草」的別稱。

而營養學家則認為,蒲公英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增強肝腎功能,促進消化,從而使人精神起來。

總之,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兼用的植物,好處多著呢!

那麼,蒲公英該咋吃呢?

一般新鮮的蒲公英可作為食材入菜;如果要煮茶或者煮藥膳,可選擇乾燥的蒲公英。

具體來說,蒲公英的葉片可生食、醃漬或焯後涼拌,也可切細片後與米煮食或油炒食用,還可製成不含咖啡鹼的蒲公英咖啡;花可釀製成蒲公英酒。

推薦一道食療:涼拌蒲公英

做法:把洗凈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2分鐘,瀝乾,用冷水沖涼後,加以辣椒油、鹽、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據自己口味拌成風味各異的小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