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標文化|你所不知道的醬歷史——從天子飯桌進入百姓廚房

守味人飲食文化 發佈 2020-02-26T17:20:18+00:00

陶弘景據漢、魏以下名醫用藥增益《神農本草經》而成《名醫別錄》,即已將醬錄入為藥品,認為醬有「除熱,止煩滿,殺百藥及熱湯火毒」的功用。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料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醬都是家庭勞動的產品,是生活必需品。

然而你有所不知的是,醬還有「五心」。

醬有哪「五心」呢?

大醬有「五心」:第一:丹心,和別的味道混合後也不會變味。第二:恆心,保存很長時間也不會變質。第三:佛心,能去除腥味和油膩。第四:善心,把辣味變柔和些。第五:和心,與任何食物都能搭配。

孔子就曾有「不得其醬不食」的感慨,可見中國人的三餐對醬及醬類食品的依賴甚深,並形成了源遠流長,蘊涵深厚,影響巨大的「中國醬文化」。

中國最早的醬是肉醬,叫做「醢」。如果「成湯作醢」可信的話,那麼醬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商代。早期的醬是酒、肉和鹽放在一起製成,味道很好,在周代是帝王和貴族的美食,並沒有廣泛進入民間。「醢,肉醬也。」周天子每次正餐都要按制度擺滿六十個醢,當時醬的種類已經達到上百種。

早期的肉醬(醢)屬於配菜,當時尋常百姓即吃不上肉,也吃不上醬。西漢時期,以大豆和麵粉為原料的豆醬開始出現,逐漸成為重要的調料品,也進入了民間。

醬的起源

我們中華民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開始掌握髮酵技術的族群。我們的祖先廣泛利用各種動植物原料的發酵鹽漬食物「醢」。經過科學考證, 「醢」是我國古代先人對醬類食品的總稱謂。「以豆合面而為之」,也就是說那時的人們是以豆和麥面為原料來制曲後再加鹽的工藝來製作「中國醬」的,這在人類發酵食品史上堪稱是獨樹一幟、極具魅力的,我國古代先人的這一偉大創新與發明,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飲食生活數千年直至現在。並且也深深的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廣大地區的許多國家和民族。

醬的品種

,中國醬的種類和品種絕不僅僅止於豆醬、面醬兩類,依中國食品釀造工藝的基本分類方法,中國醬大約可以分為黃醬類、面醬類、清醬(醬油)、豆豉、甜醬類、蠶豆醬、辣椒醬、花生醬、芝麻醬、魚子醬、果醬、蔬菜醬、蝦醬、肉醬等十餘種類別。

百姓家的各種醬菜自然不拘於上述種種的範圍,民間醬菜的取材有很強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隨意性,如西瓜皮入醬醃,各種野菜入醬醃,甚至煮熟的馬鈴薯也可以用醬醃製,醬醃菜的功用幾乎被中國人發揮到了極致。

衍生與演變

中國醬文化歷史的演進流變,自然應當以中國醬的品種及其工藝為重心和主線。但中國醬文化的拓展,則越出了狹義的醬形態範疇,逐漸衍生出了豉、醬油、醬菜、腐乳(又稱乳腐)以及醬或醬油的各種製成品等等

中國醬的藥用價值理念與實踐歷史意義的認識。

陶弘景據漢、魏以下名醫用藥增益《神農本草經》而成《名醫別錄》,即已將醬錄入為藥品,認為醬有「除熱,止煩 滿,殺百藥及熱湯火毒」的功用。陳日華《經驗方》認為醬可以「殺一切魚、肉、菜蔬、蕈毒,並治蛇、蟲、蜂、蠆等毒。」 李時珍的用方則是:「醬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飛蛾、 蟲、蟻入耳。塗猘犬咬及湯、火傷灼未成瘡者,有效。又中砒毒,調水服即解。」《本草綱目》又轉錄了《千金》、《外台秘要》、《古今錄驗》、《普濟方》、 《千金翼》、《瀕湖集簡方》等醫書所載用醬治療手指掣痛、癘瘍風駁、妊娠下血、妊娠尿血、浸淫瘡癬、解輕粉毒等症的舊方一、新方五;以及《食療本草》所載 「榆仁醬」、「蕪荑醬」主治功能的歷史資料23。用醬治療燙傷、蚊蟲叮咬、皮膚炎腫等病症,是歷史上中國百姓、尤其是下層貧苦大眾的習用方法。



您的家鄉有什麼神秘的醬料呢?不妨曬一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