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後的黃金艾灸時間——三九灸來了!

四川衛生健康宣傳 發佈 2019-12-31T18:43:44+00:00

中醫認為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三伏和三九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艾灸時間節點之一此時進行艾灸能培補陽氣,達到調理和預防疾病的目的12月22日是冬至,也進入了艾灸人的另一個盛世:三九灸。


中醫認為

夏養三伏,冬補三九

三伏和三九

是一年中最重要的

艾灸時間節點之一

此時進行艾灸

能培補陽氣,達到

調理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12月22日(星期天)是冬至,也進入了艾灸人的另一個盛世:三九灸。「三九」是陰氣最盛之時,同時也是陽氣始生之時,但陽氣此時還很微弱,如果不及時護住人體陽氣,就可能會讓外邪趁虛而入,導致百病纏身!無論是健康還是亞健康狀態的人群,都應該重視三九天養生!此時是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的重要時期,想要平安度過嚴寒並且少受病痛的折磨,補足身體陽氣很關鍵!


為什麼要做「三九灸」?

中醫認為,人體氣血的循環,以及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都是以陽氣為根本。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陰寒之氣最盛的時候,此時天寒地凍、陰盛陽衰,宜補陽氣以驅寒。三九灸中的艾草是辛溫助陽之物,提昇陽氣的能力很強。

此時進行「三九灸」,能培補陽氣、溫通經脈、理氣和血、調和陰陽、驅寒除濕,有效調節人體生理生化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增強抗病能力,達到調理、預防疾病的目的。

三九灸的時間

一九灸

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二九灸

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8日

三九灸

2020年1月9日-2020年1月17日

加強灸

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至27日

「三九灸」是「三伏灸」的加強

「三伏」和「三九」作為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時令,是人體功能最易受干擾的時段,也是最適宜改善人體體質的時機,「三九灸」可作為「三伏灸」保健的延續和補充,兩者配合,可實現陰陽共調、相得益彰,最大限度提高機體素質與抗病能力。

所以,做了「三伏灸」的人,別忘了做「三九灸」!沒做「三伏灸」的人,現在做「三九灸」也不算太遲,在三九天進行艾灸調理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產生或復發,從而更加健康!


三九灸的適用人群

1

調己病

主要調理冬季常見慢性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攝護腺增生、慢性腎炎、月經不調,以及頸肩腰腿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2

調未病

中醫艾灸對於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如慢性疲勞綜合徵、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

3

強身健體

通過「三九灸」來提高人體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症狀,對夏季已做過「三伏灸」的患者,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


「三九灸」常用穴位

1

神闕穴

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有句話說得好「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可見灸療神闕的功效之大。

2

命門穴

命門穴是人體的長壽大穴,也是益腎壯陽的要穴。灸療此穴能達到真正的壯陽之功效。

3

關元穴

關元位於肚臍直下3寸,是任脈和足三陰經的交會穴,也是陰陽元氣交關之處。經常艾灸關元能夠起到補益元氣、溫腎益精、祛寒回陽、調理沖任等作用。尤其是三九天艾灸,效果加倍。

4

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當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艾灸此穴可促進氣血運行,起到溫中散寒、化瘀消腫的作用,並能健脾補胃,增強正氣,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三九灸除了以上常見的艾灸穴位外,還有很多穴位都可以幫助我們護持正氣、助腎收藏、儲存能量,具體要根據自身體質及需要進行穴位選取。另外,除了堅持做「三九灸」,還可以做推拿、針灸、藥浴等,這些中醫理療方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