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被劃破後,傷口是如何癒合的?

白小醫 發佈 2020-02-07T20:02:47+00:00

生活中大家難免會遇到各種創傷,比如:切菜劃破手指,不小心蹭到了玻璃等等。如果遇到這些小的傷口,自己按壓一會後就會自動止血,幾天後傷口自然就會癒合。

關注我,每天帶你了解更多醫學健康知識!

生活中大家難免會遇到各種創傷

比如:切菜劃破手指,不小心蹭到了玻璃等等。

如果遇到這些小的傷口,自己按壓一會後就會自動止血,

幾天後傷口自然就會癒合

那麼大家知道傷口是怎麼自我修復的嗎?

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急性炎症期

1.血小板的聚集

其實身體軟組織的修復是需要通過多個步驟來完成的。

第一步就是血小板在破損處的聚集

當組織破損後,血管破裂出血,血流中的血小板會自動聚集到血管破損處,形成血凝塊

這些血凝塊起到「堵塞」缺口的作用,防止持續失血,開始組織修復。

2.炎症反應

當受損部位開始修復時,便會產生炎症反應

炎症反應會產生相應的炎症因子,如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

當組織胺作用於血管後會引起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流

血流增加後局部組織液滲出會隨之增加,同時更多的白細胞,如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會聚集於此,

白細胞的到來可以有效的清除局部細菌、損傷的組織和碎片

最終表現為充血、漿液滲出及白細胞游擊,故局部紅腫

3.結痂

當血管滲出增加後,更多的纖維蛋白原會隨之募集到損傷處,

這些纖維蛋白原被激活後形成蛋白凝塊,位於表面的弄塊變得乾燥後就形成了痂皮

這些凝塊和痂皮覆蓋住傷口,防止進一步的污染和細菌進入,起到保護作用。

細胞增生期

1.膠原蛋白分泌

當傷口處血痂生成,殘留「垃圾」被白細胞清除後,增生期便開始了。

此時隨著血液流動,大量的成纖維細胞聚集在此處,

聚集的成纖維細胞增殖後分泌膠原蛋白,這些膠原蛋白是重要的細胞外蛋白質,

是組織修復的重要原料,對皮膚等結構起到支撐作用,也就是未來的新修復組織的「框架」

2.傷口收縮

受傷2-3天後,受損部位周圍皮膚及皮下組織會向著中間爬行,使傷口逐漸縮小。

對於大創面來說,這種傷口縮小大約在14天時停止。

傷口收縮的意義在於使創口縮小,這是由傷口邊緣新生的肌纖維母細胞來完成的,而不是之前說的膠原蛋白。

瘢痕形成期

1.肉芽增生

在受傷大約3天後,創面開始形成肉芽組織

新鮮的肉芽組織其實就是新生的毛細血管以及上述的成纖維細胞,並伴有炎性細胞的浸潤,如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

這些肉芽從傷口的底部和周邊開始,逐漸生長填滿整個缺損的組織。

由於肉芽的組成中沒有神經細胞,所以我們沒有實際的感受。

2.瘢痕形成

在受傷後大約5-6天左右纖維母細胞更加活躍,分泌的膠原纖維逐漸增多,進而成熟

隨著大量膠原纖維的成熟,瘢痕也就逐步形成了,痂皮隨之脫落,受損部位的生理功能也隨之恢復。

最終在皮膚張力的作用下,新生成的瘢痕會與皮膚平齊。


這就是我們人體軟組織受傷後的整個修復過程。

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一個傷口的修復卻需要這麼多的工序!

如果大家有感興趣的話題,歡迎私信我,我會整理後為大家講解!

更多疾病健康知識請關注我查看主頁!

#健康# #把健康帶回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