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發生遠處轉移(肺、骨、腦),該怎麼治療?

甲狀腺doctor 發佈 2020-02-04T10:37:46+00:00

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需要規範化治療;若發現是甲狀腺癌,放任不管,其預後並不樂觀。參考內容: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指南[J].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 2014, 34(4):264-278.來自:愛甲小青年



分化型甲狀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被認為是「惡性腫瘤中預後最好的腫瘤」,大量的研究證實了該觀點。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需要規範化治療(手術病灶切除+131碘治療+TSH抑制治療);若發現是甲狀腺癌,放任不管,其預後並不樂觀。DTC可發生淋巴結轉移、肺轉移、骨轉移及腦轉移。

肺轉移灶的特徵

DTC肺轉移有多種表現:(1)單髮結節;(2)多發小結節(直徑≤1 cm);(3)多發大結節;(4)雙肺瀰漫性轉移等。

肺轉移灶的治療

多發小結節131-碘治療效果較好,大多數患者經過多次治療後轉移病灶消失,達到臨床治癒。多發大結節轉移病灶治療效果不如多發小結節,但大多數患者治療後結節體積縮小,部分消失,臨床病情得到明顯緩解。因此,肺轉移患者只要病灶能攝取131碘,就是治療的指征。

雙肺瀰漫性轉移者,經過多次治療後,由於肺組織受到瀰漫性照射,可能導致肺纖維化,應注意減少131碘給予劑量。肺轉移131碘治療劑量為5.55~7.4GBq。大劑量131碘治療後的罕見併發症是放射性肺炎和肺纖維化。DTC肺轉移患者131碘治療後應注意觀察其療效,一般以胸部CT作為主要方法之一。


肺轉移的預後:一般來說,決定肺轉移治療療效的影響因素為:(1)轉移病灶的大小;(2)攝碘能力;(3)轉移病灶的穩定性。


骨轉移灶的治療

131-碘對骨轉移病灶治療的療效不如肺轉移病灶,但大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後病情穩定,部分患者的轉移病灶數量可減 少或消失。雖然131-碘很難將骨轉移灶治癒,但可以緩解症狀, 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故對攝碘的骨轉移灶應考慮進 行131-碘治療。

孤立的有症狀的轉移灶應考慮完全性外科手術 切除,特別是病情進展緩慢的患者。不能手術切除的疼痛病灶可以單獨或聯合採用如下治療方法:131碘、外照射、血管內 栓塞、射頻切除、二膦酸鹽藥物治療、椎體成形術等。骨轉移灶伴急性腫脹可能導致嚴重疼痛、骨折或神經系統併發症, 可採用外照射並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以緩解潛在的TSH刺激和(或)外照射所引起的症狀。對於骨痛患者可以給予89-鍶等放射性藥物治療。對無症狀、不攝碘、對鄰近關鍵組織結構無 威脅的穩定期骨轉移灶,目前無充分證據支持進行131-碘治療。

腦轉移灶的治療

腦轉移多見於進展期老年患者,預後很差。外科手術切除和外照射是主要治療手段。不管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灶是否攝碘,都應當首先考慮外科手術。不適合外科手術的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灶應考慮精確外放療,多灶性轉移可考慮全腦 和全脊髓放療。131-碘是治療腦轉移的方法之一,但131-碘治療後可引起腫瘤周圍組織的水腫,特別是腦內多發轉移或腫瘤體 積較大時,腦水腫症狀明顯,嚴重者可出現腦疝,威脅患者生 命。因此,在給予131-碘治療時應同時給予糖皮質激素,並密切 觀察腦水腫病情的變化,給予相應的治療。131-碘是治療DTC轉移病灶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病情複雜或進展較快,聯合多學科、多種治療方法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緩解病情,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建議結合患者病情考慮131-碘聯合手術、外放療、其他放射性治療藥物等綜合治療。對經過多次131-碘治療後,患者病情相對穩定、但療效不顯著的患者要注意放射性劑量的累加對患者造成的潛在風險。對病情穩定、療效進展緩慢的患者,宜適時評估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帶瘤生存也是可選擇的方案。

DTC轉移的綜合治療

131-碘是治療DTC轉移病灶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病情複雜或進展較快,聯合多學科、多種治療方法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緩解病情,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建議結合患者病情考慮131-碘聯合手術、外放療、其他放射性治療藥物等綜合治療。對經過多次131-碘治療後,患者病情相對穩定、但療效不顯著的患者要注意放射性劑量的累加對患者造成的潛在風險。對病情穩定、療效進展緩慢的患者,宜適時評估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帶瘤生存也是可選擇的方案。


參考內容: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 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指南(2014版)[J].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 2014, 34(4):264-278.

來自:愛甲小青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