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老祖宗留下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嗔痴歷史觀 發佈 2020-05-22T00:31:51+00:00

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習俗,這些東西有很多蘊含著十分深刻的哲理,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世事變遷,很多東西在逐漸被人們淡忘,尤其是新時代下的年輕人,對於一些過去的風俗習慣,可能根本就不知道。

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習俗,這些東西有很多蘊含著十分深刻的哲理,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世事變遷,很多東西在逐漸被人們淡忘,尤其是新時代下的年輕人,對於一些過去的風俗習慣,可能根本就不知道。

其實有很多風俗習慣是值得我們細細研究的,比如今天所說的人去世時穿壽衣的習俗,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後人研究一番的,這種習俗的來源是什麼,為何要穿壽衣呢?帶著這些問題,我來和大家仔細講一講。


壽衣準備

既然說到穿壽衣,那麼我們首先就需要準備壽衣,一般在人達到50歲的時候,就會開始操心壽衣和壽木的事情了,要是到了60還沒有弄好,那估計老人就要著急得不行,這是在以前時的習俗。

按照這種習俗來說的話,一般壽木是由兒子準備的,要是有幾個兒子的話,則幾個兒子一同準備,壽衣則是需要女兒準備,可是因為女兒已經嫁出去,這個事情通常也就由兒媳代勞,要是做不好,還會被女兒們說三道四。

分工完成之後,就要開始做壽衣了,這可是一門手藝活,要是沒有一點能耐,還是很難完成的,在做壽衣之前,需要準備好所需面料,一般壽衣的面料就是棉、絲和麻,其中以絲為最好,棉次之,麻最差。

準備好面料之後,就開始按照一定的花紋圖案來進行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壽衣上不能用金屬或者扣子之類的東西,而是用帶子繫上,這寓意著家族代代相傳,後繼有人。

壽衣顏色也是大有講究的,男性壽衣一般為杏黃色,女性壽衣一般為青黃色,在做外衣的時候,一般扣子和帽子上會夾雜一些紅色的頂子,寓意著後代紅紅火火,這些都是十分有講究的,不能隨便做。

這是在比較古老傳統的時期的做法,隨著人們越來越沒有時間,很多手藝也就失傳了,到了現在,很少有人會自己做壽衣,一般都是直接去一些壽衣店買好就可以了,其中包括衣服、壽衣褂子、壽被,樣樣齊全,所以老人們也就不需要提前那麼久準備了。

只是有的老人可能還活著的時候,就喜歡把壽衣拿出去曬一曬,模仿的是以前皇帝曬龍袍的習俗,當然現在因為買的時間晚了,也就很少存在曬一曬壽衣這種行為了。


人去世時穿壽衣

要是追溯歷史的話,人去世時穿壽衣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這種記載,或者可能在上古時期就已經開始,只是每個時期的壽衣不同,到了漢唐之後,一切規則比較成熟,就連穿壽衣都是有明確規定的,比如一般皇帝穿15件,王侯將相穿13件,大臣穿11件,普通人的衣服就只能穿11件以下了。

不過在古代,普通人的經濟條件,是肯定不允許穿那麼多壽衣的,因為活人都快沒有衣服穿了,死人就只能少穿一些。我想通過上邊數字,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所有的數字都是單數,這就是一種約定成俗的規矩,死者身上穿的衣服只能是單數,因為人們都說好事成雙,喪事不是好事,所以只能成單,意思就是一人走好,不要帶走另外一個人。

說了這麼多規矩,我們繼續講人去世的時候穿壽衣的習俗,有的老人是在感覺自己快不行的時候,就會主動要求穿上壽衣,這種處理起來比較方便,要是死去之後才穿壽衣,講究就比較多了。

首先就是要趁著人的體溫沒有消失,身體沒有僵硬之前把壽衣穿上,在穿壽衣之前,要先洗澡,所謂的洗澡,主要就是要擦身體,讓其乾乾淨淨離開。在洗澡的時候,一般死者為男性,則由家中男性洗澡,一般選擇長子,要是死者為女性,一般選擇女性洗澡,這都是有規矩的,不能越禮。

洗完澡之後,才將壽衣一件一件穿上,一般農村是7件衣服5條褲子,不能是雙數就可以,數量不要太多浪費即可。壽衣穿上之後,把壽帽戴上,壽被蓋上,隨後即可送去火化場了,當然以前不火化的時候就是放進壽木(棺材)裡邊即可了。

以上這些就是在人去世的時候穿壽衣的習俗,從古至今,雖然這些習俗在逐漸簡化,但是人們內心深處,更多的還是渴望自己去世之後能體面一點,也許這就是最初穿壽衣的初衷吧,乾乾淨淨來到這個世界,也該穿件新衣服乾乾淨淨離開,一生才算沒有遺憾。


結語

很多傳統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發生一些變化,有的人甚至覺得一些東西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其實並非如此,就拿壽衣來說,雖然看似有些複雜,可是那又何嘗不是一種對愛與孝道的傳承呢?

對待老人能夠善始善終,在整個準備壽衣的過程中,我們似乎也經歷過了一場生與死的考驗,對於生與死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以後面對生活中的更多事情,也就沒有那麼想不通了,這就是準備壽衣最重要的東西吧!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