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復工復產有戲了,金融業實施點對點精準扶持

開偉觀察 發佈 2020-02-28T17:58:23+00:00

會議明確指出,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措施。一是鼓勵金融機構根據企業申請,對符合條件、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付息可延期到6月30日,並免收罰息。

作者李鳳文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鼓勵吸納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的措施;確定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並新增優惠利率貸款;部署對個體工商戶加大扶持,幫助緩解疫情影響紓困解難。

會議明確指出,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措施。一是鼓勵金融機構根據企業申請,對符合條件、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付息可延期到6月30日,並免收罰息。湖北省境內各類企業都可享受上述政策。二是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元,重點用於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

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6月底前,對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不高於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50個基點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允許等額申請再貸款資金。鼓勵引導全國性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努力使小微貸款利率比上年有明顯下降。國有大型銀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速要力爭不低於30%。政策性銀行將增加35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

此前,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2月23日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又強調指出,要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債務償還、資金周轉和擴大融資等迫切問題,創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為防疫重點地區單列信貸規模,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民營和小微企業提供專項信貸額度。

應該說,此次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對中小微企業來說可謂一場「及時雨」,也為銀行機構指明了工作方向。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免收罰息等,可以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避免到期貸款出現不良,影響企業徵信記錄,還可以減輕企業財務負擔。通過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並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可以直接增加中小銀行低成本資金來源,提高中小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能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這一系列市場化精準支持政策,還能夠充分調動金融機構貸款投放的積極性。

不過,筆者認為,這些金融支持政策在執行上也需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執行不到位或者偏離政策導向問題的發生。一方面,銀行機構要按照依法合規審慎的原則開展貸款的展期和續貸。對受到疫情影響企業貸款的延期還本付息,屬於階段性的政策,但必須堅持相應的條件,即:一則企業要主動向銀行提出延期還款付息申請;二則銀行要按照政策規定進行嚴格的審查,確認企業確實是經營正常,但受疫情影響造成現金流緊張,資金周轉困難,導致階段性經營困難;三則須是2020年6月底以前到期的貸款。同時,也要防止銀行機構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貸款予以展期、續貸,以及對疫情過後,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一段時間後,仍不能按期還款付息的,不及時計入逾期和調整分類標準等,藉助優惠政策掩蓋不良貸款問題的發生。

另一方面,要運用好支持政策,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增速總體趨緩,但仍相對較高,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65萬億元,同比增長9.19%。由此可見,銀行有讓利企業的空間和能力,為此,應通過政策的調整,引導銀行適當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向實體經濟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此次央行增加的再貸款、再貼現實行了優惠的利率政策,受益的銀行機構就應該不折不扣的加以落實,讓企業及時受益。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貨幣政策及時傳導到中小微企業,使融資成本得以有效降低。

此外,各銀行機構還應該從合理考核、充分授權、盡職免責、提高不良容忍度等方面入手,為基層銀行機構減負解壓,讓基層銀行機構信貸人員放下包袱,消除顧慮,全力做好金融服務工作,提升工作的主動性,使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支持政策在基層得以有效落實。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開偉財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