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水飲食對2型糖尿病的影響

註冊營養師武媚 發佈 2020-03-01T21:47:38+00:00

糖尿病目前的一些數據隨著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糖尿病目前的一些數據

隨著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率在全球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2010年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居於全球首位。

2013年我國14省市調查數據顯示:20歲以上人口,我國全國總人口糖尿病患病率為10.4%,分別是2001年和1994年的2倍和4倍。而按照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0年的標準,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達到了10.9%,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也高達為35.7%。

為什麼會有很多低碳水飲食影響2型糖尿病的說法?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作用效果比較差,而胰島素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降糖」,胰島素作用效果差,糖降不下來的表現就是2型糖尿病典型的「高血糖」現象了。

控制病情的根本也就是控制「血糖」,要麼①想辦法增強胰島素功能,讓身體順利發揮降糖功能,如胰島素增敏劑、胰島素促泌劑、打胰島素等方法;要麼②減少血糖的「波動、升高」等情況,減輕機體胰島素負擔。

這樣看來,方法②才是糖尿病日常飲食管理的核心,因此糖友飲食的標準和目的也都是為了減少餐後血糖的「波動、升高」等,那麼食物中能引起血糖變化的營養物質就是碳水化合物了。

所以,控制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會對糖友的血糖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碳水低到什麼程度呢?是可以無限制的低或者是直接不吃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說到飲食中的碳水該如何科學控制的時候,很多糖友比較關心以下5個問題:

1. 糖友一點兒主食也不吃是推薦的嗎?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

不推薦。首先我們說的限制飲食中的碳水一般會轉移到限制主食,這是因為在我們常見的食物中主食(小麥、稻米、玉米以及薯類等)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其次是一些根莖類的蔬菜(山藥、胡蘿蔔、藕以及瓜類等)和大多數水果基本上也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而像肉類、海產等食物則不含或只含極少量的碳水。

糖友應每天保證一定量的碳水攝入,主要是由於碳水分解的最終產物--葡萄糖是大腦的唯一供能物質(也就是說大腦只能利用葡萄糖)。所以會發現很多低碳水飲食、極低碳水飲食或者是斷碳水飲食的時候,會出現頭髮昏、走路亂晃等嚴重低血糖的情況。

2. 每天吃多少碳水合適?換算成米飯、饅頭、麵條等主食分別又是多少的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至少保證150克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一般米飯(均值)、饅頭(均值)、麵條(干,均值)中的碳水含量分別為25.9%、47%和61.9%。所以,一天150克碳水換算成相應食物重量即為:蒸米飯580克,蒸饅頭320克,乾麵條240克

3. 不能檢測GI值的肉類、魚類、雞蛋等,真的不能影響血糖波動嗎?

肉類、蛋類食物中碳水含量很少,所以,日常攝入這些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確實比較小,但是要謹慎加工過程中額外添加碳水類物質,如裹了麵包糠的炸雞腿、加了糖的紅燒肉等。總之,會影響血糖的不僅僅是主食,而是一切含有碳水(澱粉、蔗糖、葡萄糖等)的食物。

4. 不吃碳水,只喝肉湯補充鈉真的適合糖尿病人嗎?

首先,吃碳水是為機體和大腦提供葡萄糖,並不是提供鈉;其次,肉湯能提供的營養成分也並不主要是鈉。總之,不吃碳水、喝肉湯的飲食方法不止不適合糖尿病人,也不適合普通人

5. 低碳水飲食,真的可以逆轉糖尿病麼?

看到很多宣傳可以「治癒糖尿病」誇張說法,比如說血糖值可以從18降到6,或者完全治癒。這種說法到底可信嗎?我們不說的很絕對,因為人體差異是存在的,是從什麼情況下,利用什麼措施達到的效果我們不得而知。

  • 如果已經血糖十幾七八年或者是十幾年了,真的不要期望只靠斷碳水就能恢復胰島素功能,甚至是逆轉糖尿病了。
  • 日常該用藥的用藥,科學管理飲食一定不能丟,如果個體血糖隨著科學管理逐步得到控制、餐後數值越來越平穩變得也更低,完全可以根據醫囑減少藥物或者是最後不吃藥物。
  • 但是,這個過程、時間以及恢復程度絕對是因人而異的,從大數據來看,日常飲食管理的好的其中病情穩定和好轉的比例肯定是比不管理要高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