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李蘭娟: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

今今樂道讀書會 發佈 2020-03-01T03:10:12+00:00

在為戰「疫」的階段性勝利歡呼的同時,我們不能放鬆警惕,更應該珍惜前線的成果,也更應該銘記那些我們打了一場又一場勝仗的人。今天與大家聊聊李蘭娟,這個在2月份頻頻出現在熱搜上的73歲高齡與鍾南山院士齊名的女士。從當赤腳醫生起,我就立志要成為一個醫生。——李蘭娟 2003年非典時任省衛

根據今天的最新數據顯示,28個省區市確診病例零新增!這是疫情自開始以來我們收到的最好的消息之一,這28個0意味著春天真的不遠了!

一個接著一個的好消息從前線傳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疫情已經過去,專家的建議仍舊要聽,該做的防護一樣也不能少。

在為戰「疫」的階段性勝利歡呼的同時,我們不能放鬆警惕,更應該珍惜前線的成果,也更應該銘記那些我們打了一場又一場勝仗的人。

今天與大家聊聊李蘭娟,這個在2月份頻頻出現在熱搜上的73歲高齡與鍾南山院士齊名的女士。

從當赤腳醫生起,我就立志要成為一個醫生。——李蘭娟

2003年
非典

時任省衛生廳廳長的李蘭娟立刻前往醫院,查看完病人病情後,果斷下達三道指令:

一:立刻將病人轉移到專業的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

二:調查並找到所有與患者有過接觸的人並予以隔離;

三:研究人員連夜採樣,對SARS進行深入的細菌分析和研究。

2013年
H7N9禽流感

李蘭娟與團隊僅用 5 天就識別出為新型H7N9 流感病毒。

「在病原發現後兩天內,我們就成功研發了檢測試劑。檢測試劑在3天內推廣至我國31個省市,5天內至周邊各國,7天內由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推廣。」

2020年
新型冠狀病毒

2月1日晚上,李蘭娟帶領團隊,又一次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列車,連夜馳援疫區,他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搶救危重症病人。

「我做好了長期在武漢奮戰的準備,與那邊的醫務人員共同奮鬥,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至於什麼時候回來我自己還沒有考慮過。」

「需要多少時間,就在那邊待多少時間,有信心,我相信一定能把這場戰役打勝。」

這個今天看起來風雨無懼的她,有著別人無法體會的成長之路,與鍾南山的醫學世家不同。

她出身貧寒,靠助學金讀完中學,還沒來得及參加高考,就碰到了高校停招。

李蘭娟被安排回老家夏履中學做代課老師,看到很多鄉親們經常腰背疼痛,出於為大家多盡一份力的心情,她自學了針灸。而這一學,在今後的50年中她就再也沒有放下過治病救人。

60年代的農村,醫療設備基本為零,資金短缺,李蘭娟從上山採藥開始,一步步學習,在田間地頭為全村400多戶家庭治病療傷。

這麼艱苦的條件她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對於她來說學醫從來不是一份職業,而是一份堅守,一份對生命的堅持和守護。

在她眼裡:

醫學是治病救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造福人民。

正是因為秉持著這種憂國憂民的態度,在這次武漢疫情的開始,她立刻向國家提出了申請:

「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國家有難,她義不容辭。

危難關頭,是這些民族脊樑在病毒前面築起第一道防線保護我們。

最後我想引用一段柴靜的話:

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的,

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

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

能夠獨立思考的人,

能夠記錄真實的人,

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

能夠捍衛自己憲法權利的人,

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

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

只有一個國家擁有這樣的頭腦和靈魂,

我們才能說我們為祖國驕傲,

只有一個國家能夠尊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

我們才能說,

我們有信心讓明天更好。

只要我們相信,冬天一定會過去;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到防控疫情當中;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腳下土地當成一線;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在乎那些在前線灑熱血的人的生死;

沒有什麼困難能打到我們,也沒有什麼疫情能擊垮一個站著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與民族從來不缺英雄,但是它太需要有人能站在這些英雄背後,一起書寫勝利的詩篇。

相關閱讀推薦:

只有知道一個國家從何處走來,你才能知道身為這個國家一員,你的未來在哪。

外部的圍追堵截,內部的爭論與妥協、以及不盡的跋涉、驚人的犧牲、大量的叛變,中國共產黨人正是經歷了如此的地獄之火,帶領中華民族探測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和時代寬度,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中最富史詩意義的壯舉,中國革命也由此成為一隻火中鳳凰,從苦難走向輝煌。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你想要擁有成功或是幸福的捷徑就是多問自己:我能貢獻什麼?

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經有一句名言: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每人各得一個蘋果。你有一個創意,我有一個創意,我們交換,每人各得兩個創意。

蕭伯納的這句名言看似簡單,但是卻道出了人類社會需要相互協作這個深刻道理。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里還是企業生產中,人除了生存的本能屬性外,還需要相互依存的社會屬性。哪怕是在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人們也需要相互扶持,協同作戰。

作為一個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人,最重要的一門功課就是鍛鍊自己的思維,成為一個會深度思考的人。

我們都知道,思維能力是一個人超越於動物的獨立思考能力,它能夠讓我們分辨物質的異同、事物的真偽、邏輯的因果等等。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又常常會因為個人所受到的教育和所處環境的不同,表現不同。有的人思考得淺,只能停留在問題的最表面,有的人思考得深,就能夠迅速找到問題癥結。

廣袤意味著寬度與深度,深度思維的養成,是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慢慢生長起來。每個人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是不同的,考慮得越深的人,越能看出事物的本質,越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進而會抓住事物的本質與內外的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