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科學有序高效尋找新冠肺炎藥物

成都科技 發佈 2020-03-02T19:48:51+00:00

「太多藥物實驗可能存在浪費資源的問題,甚至可能影響患者治療。所以我們在攻關過程中,也在加強組織,希望科學有序高效地尋找好的藥物。」

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介紹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治療有關情況。如何推動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的有序開展,如何避免復工復產後出現聚集性疫情,都是媒體關心的話題。

加強組織,篩選更多管用藥物

疫情發生以來,不少醫療機構都開展了關於藥物的臨床研究,希望能夠選擇有效的藥物用於臨床治療。與此同時,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也有點「扎堆」。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在發布會上介紹,初步統計,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的臨床研究大概有234項,其中藥物的臨床研究105項,還有一些涉及檢測試劑、器械等方面。在藥物研究當中包括中藥、化學藥物、生物藥,絕大部分都是已經上市的藥物,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太多藥物實驗可能存在浪費資源的問題,甚至可能影響患者治療。所以我們在攻關過程中,也在加強組織,希望科學有序高效地尋找好的藥物。」吳遠彬說。

吳遠彬表示,近期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國家藥監局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規範醫療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藥物治療臨床研究的通知》,進一步強調了幾個方面:

  • 一是進一步明確開展研究的條件。例如,開展臨床研究的藥物應該為已上市藥物,並且經過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驗證有效。
  • 二是進一步規範研究的程序。開展藥品臨床研究的醫院和負責人要按照醫療機構開展臨床研究項目管理的辦法要求,進行倫理審查、立項,並按要求備案,開展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風險管控。
  • 三是要有序加快應用。比如,科研攻關組將效果較好的藥品推薦至聯防聯控醫療救治組,由醫療救治組研究是否擴大使用範圍或納入診療方案。

「下一步將通過規範、科學、有序、高效的藥物臨床研究來篩選出更多管用的藥物。」吳遠彬說。

科學防護,防疫復工兩不誤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做好個人防護尤為重要。復工復產之後局部發生的聚集性疫情,也備受社會關注。

對此,吳遠彬表示,弄清楚病毒如何傳播,是做好整個防控的重要基礎。科研攻關組一開始就將傳播路徑研究作為科研攻關的重點進行部署。

目前為止,研究結論顯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仍然是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路徑。」吳遠彬說,相關研究顯示,糞口傳播具有一定風險,但傳播能力和條件還需進一步研究證實;氣溶膠傳播則要同時滿足密閉空間、較長時間、高濃度病毒這3個條件,在極端條件下才有可能性。

吳遠彬表示,當前疫情發展態勢積極向好,但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要把防疫和復工的關係處理好,既要堅決防止疫情的死灰復燃,又要有效地做好復工復產,這就需要根據以上研究基本結論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

吳遠彬建議,在超市、農村大集等人員密集場所不要麻痹大意,要做好個人防護,防止病毒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密閉的空間,除了做好個人防護,也要加強通風,注意環境消毒,保持下水道通暢;在開放空間,比如農村的田間地頭、空曠通風的工廠車間、人流較少的開放空間,不用過度防護,可以正常工作。

「所以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認識、科學地防護,就可以做好防疫和復工生產兩方面兼顧。」吳遠彬說。

對於復工復產之後局部發生的聚集性疫情,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表示,這個問題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組織相關部門、相關專家開展專題分析研究,並通過聯防聯控機制下發了進一步做好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進一步動員和部署。

(來源:科技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