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湖病理| 右側顳葉生殖細胞瘤伴肉芽腫反應一例

神外前沿 發佈 2020-03-31T04:09:54+00:00

圖1T1WI圖2 T2WI 圖3 T1WI C+ 病理標本術後標本大體形態:灰白灰黃不整形組織數塊,大小3×2×1cm。

環湖病理讀片會

第3期

病史

患者男性15歲,主因「左側肢體活動不利5月余逐漸加重」入院。患者於入院前5個月發現行走不穩,本人未感覺異常,考慮患者行走不良姿勢所致,未及時就診,入院前3個月患者自覺左側肢體活動無力症狀逐漸加重,未見麻木、視物模糊、言語不清、口角歪斜、流涎、大小便失禁、間斷抽搐等症狀,聽力正常,遂就診於外院,行顱腦MRI檢查提示右側顳葉、基底節及枕葉占位性病變,周圍水腫。患者來我院就診,門診以「顱內占位」收住院,自發病以來,無噁心、嘔吐、發燒寒戰等,精神尚可,飲食可,二便正常。


影像學

右顳島葉、右側基底節區、右側丘腦區及右側腦室旁可見一異常信號占位性病變,病變形態不規則,FLAIR呈稍高信號,信號強度欠均勻,邊界顯示不清,病灶周邊伴水腫影。右側大腦腳體積縮小。右側腦室受略顯壓。中線結構無移位。(圖1、圖2)強化:異常信號可見點片狀及花環樣強化。(圖3)


圖1 T1WI


圖2 T2WI


圖3 T1WI C+


病理標本

術後標本大體形態:灰白灰黃不整形組織數塊,大小3×2×1cm。(圖4)


鏡下組織學形態:增生膠質細胞間見片狀上皮樣細胞性肉芽腫樣結構,伴淋巴細胞浸潤,局灶散在幾小巢異型細胞。(圖5)免疫組化染色結果:CD20(部分+)、CD3(+)、CD68(+)、GFAP(-)、MAP2(-)、P53(灶+)、CD34(血管+)、NeuN(-)、CD117(+)、OCT3/4(+)、 PLAP(局灶+)、HCG(個別+)、CAM5.2(+)、AFP(-)、CD30(-)、Ki-67蛋白陽性表達指數20%。(圖6)特殊染色:PAS(-)、六胺銀(-)、Retic(+)。(圖7)





病理診斷

(右顳葉)考慮為生殖細胞瘤伴肉芽腫反應。免疫組化:CD20(部分+)、CD3(+)、CD68(+)、GFAP(-)、MAP2(-)、P53(灶+)、CD34(血管+)、NeuN(-)、CD117(+)、OCT3/4(+)、 PLAP(局灶+)、HCG(個別+)、CAM5.2(+)、AFP(-)、CD30(-)、Ki-67蛋白陽性表達指數20%。特殊染色:PAS(-)、六胺銀(-)、Retic(+)。


討論

肉芽腫反應可發生於性腺和性腺外的生殖細胞瘤。這種組織學變化被認為反映了宿主對腫瘤的免疫反應。生殖細胞瘤組織內大部分淋巴細胞攜帶T淋巴細胞表面抗原。浸潤腫瘤的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有自發的細胞毒性反應,因而在調節腫瘤增殖中起作用。淋巴細胞也通過產生諸如腫瘤壞死因子和干擾素等化學介質來觸發單核細胞的粘附和聚集。因此,T淋巴細胞在生殖細胞瘤中起著殺傷腫瘤細胞和巨細胞和肉芽腫形成的作用。生殖細胞瘤周圍的肉芽腫反應通常不足以掩蓋組織學診斷,顱內生殖細胞瘤有時可伴有明顯的肉芽腫性炎症,使診斷困難。


術後隨訪:患者術後給與45Gy/25f適形放療,目前患者情況穩定,腫瘤無進展。


聯繫方式


環湖醫院病理科-聯繫電話:022-59065060;聯繫郵箱:hhyyblk@126.com、ll934065@126.com


往期報導


環湖病理 | 混合性PRL-GH細胞腺瘤一例 - 環湖內鏡顱底外科中心

環湖病理 | 瀰漫性中線膠質瘤治療探索一例

第252期專訪| 環湖醫院閻曉玲:膠質瘤分子病理不應盲目追求全外全基因 大Panel務實又準確


病理讀片會

本欄目由天津市環湖醫院病理科與神外前沿新媒體共同采寫製作,旨在報導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領域最新臨床與科研進展,歡迎投稿,轉載本欄目內容需獲得郵件書面授權,投稿郵箱shenwaiqianyan@qq.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