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測體溫才發現: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人體變涼了嗎?

1057音樂相隨 發佈 2020-03-03T03:35:28+00:00

他們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天進出小區都要測量體溫。不少人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是36℃多,很少會高於36.7℃。這就有點讓人納悶了。小時候課本上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

就在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帶領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朱莉·帕森內特

37℃標準體溫怎麼來的?

1851年,德國內科醫生卡爾·萊茵霍爾德·奧古斯特·溫德利希在萊比錫市收集了2.5萬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這些體溫數據從36.2℃到37.5℃不等。溫德利希取中間值,確定了人體溫度大約為37℃的標準數值。

「他(溫德利希)幾乎找到了所有他能找到的人,無論他們身體健康還是正在生病。然後,他寫了一本關於疾病引發人體溫度變化的大書(large book)。」帕森內特說,37℃的標準體溫就這樣被課本收錄,也成為了人們的常識。

「他記錄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正確的。」帕森內特解釋說,之所以大家都相信溫德利希,是因為他記錄的非常詳盡,包括對象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他當時肯定親自坐在測量對象的身邊,用紙筆記錄下一切,並度過了一段漫長且糟糕的時光。」

體溫計不同當年測量數據不准?

在1992年之前,學界對37℃的標準體溫幾乎沒有過嚴厲的質疑。1992年,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做了一項疫苗測試。研究人員測量了148名研究對象的體溫,發現平均體溫為36.8℃。2017年,一項英國的研究採取了3.5萬名研究對象25萬次體溫記錄,同樣發現平均體溫在36.6℃左右。

1992年馬里蘭大學研究的主要作者是傳染病專家菲利普·馬科維亞克。他認為,溫德利希所使用的體溫計與現代體溫計不同,是導致差異的主要原因。

馬科維亞克後來得到許可,使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穆特博物館的一件藏品。這件藏品正是當年溫德利希使用過的溫度計之一。馬科維亞克測試後認為,這種溫度計測出的體溫,要比現代溫度計高1℃左右。於是他得出結論,37℃標準體溫與現代體溫不符,暗藏著體溫計製造工藝進步、當年測量數據不準的原因。

每十年下降0.03℃?

帕森內特和她的團隊分析的數據顯示,除去體溫計差異,人體體溫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確實在慢慢變涼。

她和同事分析了三個涵蓋不同歷史時期的美國人群體溫數據集。最早的一組數據收集了美國南北戰爭中聯邦軍隊退伍軍人在1862年到1930年之間的相關記錄;第二份數據來自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研究,包含了從1971年到1975年的人群體溫數據;最後一組數據,來自斯坦福轉化研究集成資料庫環境,包括2007年至2017年斯坦福醫療保健的成年患者數據。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總共677423個人體溫度測量數據,建立了一個線性模型。該模型可以顯示出體溫隨時間的變化,也證實了之前研究得出的人體溫度變化趨勢。

通過對比不同歷史時期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21世紀出生的男性平均體溫比19世紀初期出生的男性低0.59℃。21世紀出生的女性平均體溫比19世紀90年代出生的女性低0.32℃(女性的歷史數據沒有那麼久遠)。

平均而言,相當於每十年(原文為per birth decade)體溫下降了0.03℃。也就是說,如今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大約是36.6℃,而不是教科書上的37℃。

37℃標準體溫設定的年代普通人平均壽命只有38歲

作為一名傳染病研究者,多年來,帕森內特的主攻方向其實是幽門螺旋桿菌。這種細菌會導致胃、食道、小腸潰瘍,致使人體胃癌患病率提高。不過,最近幾年,幽門螺旋桿菌傳染在美國已經不太常見了。

「我注意到這些,因為我在這方面已經研究了30年。這種有機體在美國很多地方已經消失了,」帕森內特說。不僅是幽門螺旋桿菌,與19世紀的普通人相比,現代人得傳染病的幾率已經小了很多。

帕森內特指出,生活在19世紀,意味著會有反覆發作的瘧疾、痢疾,久治不愈的傷口,還有包括肺結核、牙周炎在內的常見疾病。

「回顧19世紀大部分普通人的健康狀況,我敢肯定他們大多處於一種慢性炎症的狀態,」帕森內特說,「他們很多人活不過40歲,他們的牙齒非常糟糕。」溫德利希所處的年代,當時普通人的平均壽命約為38歲。

人體為什麼變涼了?

研究人員認為,美國人平均體溫的下降可以用代謝率的降低或能量消耗的減少來解釋。這種能量消耗減少,可能是由於人體內炎症減少。「炎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蛋白質和細胞激素,它們會加速你的新陳代謝,提高你的體溫。」帕森內特說。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醫療條件的進步,生活標準的提高,更加充足的食物供應,都讓公眾健康得到極大改善。研究團隊還認為,現代人長期處於適宜溫度,也是能量消耗減少的原因之一。19世紀時,夏天沒有空調,冬天供暖也不普遍。如今,一台中央空調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人體體溫是基礎代謝率的一種表現,而基礎代謝率又與壽命(較高的代謝率,較短的壽命)和體型(較低的新陳代謝,較大的體重數值)有關。隨著時間推移,人體溫度所產生的變化,為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健康和壽命的變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從生理學角度來說,我們已經是隨著時間進化的人類了,」帕森內特說,「我們變得和19世紀的普通人不同,甚至有別於上世紀60年代的人,我們變成了如今更加涼涼的人類。」

「我們在變高,變胖體溫只是變化的又一個標誌」

美國斯克利普斯轉化研究所流行病學家吉爾·瓦倫評價,帕森內特團隊的研究「有趣,看似有理」。

瓦倫參與了該論文的同行評議。她認為,帕森內特團隊的研究缺失了一個重要節點。上世紀40年代初開始,抗生素開始推廣。但論文中的數據幾乎沒有涉及這一時間段。如果在抗生素開始使用後,人體溫度出現顯著下降,那麼論文中的有關說法就更有說服力了。

1992年對37℃標準體溫提出過質疑的傳染病專家馬科維亞克,也沒有被帕森內特的研究說服。在馬科維亞克看來,太多的變量未被考慮。例如,南北戰爭退役軍人的體溫記錄,沒有說明究竟是口腔測量還是腋窩測量。兩種測量方式在同一個人身上也會得出不同的數據。測體溫的時間也很會影響數值。人體在一天中較晚時間測量的體溫會更高一些。

「這些解釋我覺得都沒有說服力,」馬科維亞克說,「我們討論的是兩個世紀,在生命進化過程中只是過眼雲煙。」

針對這些反對意見,帕森內特也提出反駁。她認為,人體生理特徵已經在其他方面發生變化。「我們在變高,變胖,而體溫只是變化的又一個標誌。」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