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失蹤」之謎

達醫曉護 發佈 2020-03-03T08:49:01+00:00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2320 篇文章對大多數孩子而言,到了換牙的年紀,乳牙脫落,恆牙萌出,不過是一件司空見慣的小事。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320 篇文章

對大多數孩子而言,到了換牙的年紀,乳牙脫落,恆牙萌出,不過是一件司空見慣的小事。運氣稍差點的,也無非就是出牙晚點,或者牙齒長歪了。但不管怎麼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有牙,一切都好辦!

然而對有些孩子來講,換牙之路真的就太不順利了。不但乳牙沒有按時脫落,而且恆牙也遲遲不肯露面。家長本想去醫院尋求一個解決辦法,得到的卻是令人猝不及防的真相——孩子的X線片(全景片)清晰地顯示,頜骨里竟然少了幾顆牙齒。

憑空「人間蒸發」的那些牙齒去了哪裡?牙齒「失蹤」之謎又該如何破解?

「失蹤」牙齒去哪了

人們都知道,要想生娃,得先懷胎。同理,要有牙,也得先有牙齒的胚胎——牙胚。人的胚胎是在母親的子宮裡發育,而牙胚則是在頜骨里發育。

失蹤的牙齒其實是「未曾有過」,因為頜骨里根本沒有牙胚。沒有牙胚,又如何長得出牙齒呢?這個答案是不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呢?

牙齒「失蹤」為哪般

牙齒失蹤是因為發生了「少牙」。少牙屬於牙齒髮育異常中牙齒數目異常的一種類型。

在牙齒髮育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種異常情況。這些異常既可以表現為萌出時間的異常,也可以表現為牙齒數目的異常,甚至還有牙齒形態和結構的異常。

牙齒數目的異常,也就是與正常牙數相比非多即少。而少於正常牙數的情況,又有2種不同的程度表現,即「少牙」和「無牙」。「少牙」一般表現為缺少一顆或幾顆牙齒,症狀較輕;「無牙」則通常表現為缺少半口或全口牙齒,危害較大。

牙齒「失蹤」不少見

其實,生活中存在「少牙」情況的人並不少見,只是因為缺牙的數目不多或者位置不太要緊,對生活影響較小,因而被人們忽略了。很多牙齒都可以發生「少牙」現象,尤其是恆牙。

最常見的「少牙」,就是那個令人頭痛的「智齒」。由於智齒是退化牙,對正常咬合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缺少智齒已經被視為正常了。

除智齒外,較易缺少的牙齒是上頜側切牙,就是緊挨著正中門牙、和正中門牙相似但個頭較小的那顆牙齒。側切牙可以是雙側缺失,也可以是單側缺失。後一種情況必然使得牙列分布呈現不對稱性,最終造成牙列中線發生偏移,即左右門牙之間的牙縫偏向一側。

箭頭所示為雙側上頜側切牙缺失

不過這些都是小意思,最要命的是「無牙」。「無牙」患者,不僅有半口牙或全口牙缺失的問題,而且還可能有身體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汗腺缺乏。此時的病因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

值得注意是,乳牙很少發生「少牙」現象,因此恆牙發生「少牙」很難預知。不過如果乳牙期即發生少牙,恆牙一般也在劫難逃。

遇到「少牙」怎麼辦

恆牙沒有按時間長出來,究竟是因為萌出阻力太大,還是因為頜骨里壓根就沒有牙,影像學檢查可以一錘定音!

「少牙」也屬於牙列缺損和缺失的一種情況,只不過是由於先天性的原因罷了。缺少的牙齒,醫生也沒有辦法讓它長出來,只能通過人工手段(修復治療)加以彌補了。

與後天原因(非發育性因素)相比,少牙導致的牙列缺損和缺失更易造成頜骨的發育異常(正常情況下,牙齒萌出以後可以通過行使咀嚼功能發揮促進頜骨發育的作用,但顯然假牙很難發揮與真牙一樣的功能),這一點切莫被忽視。

今天牙齒「失蹤」之謎就破解到這,正所謂牙齒失蹤不是謎,牙胚缺少是前提,長牙有難也有易,有牙更該去珍惜。

作者: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富饒

這些口腔疾病,居然「偏愛」女性!

慧眼識 「艾」情,讓您見識牙醫的「另一面」!

「小鮮肉」受歡迎,連牙齒里都有?

蛀牙治療有原則,您誤解過嗎?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