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戴久了很受傷?皮膚科醫生告訴你5個護理方法

卓正診所 發佈 2020-03-04T22:30:46+00:00

近期大家外出時都需要佩戴口罩,已經開工的小夥伴可能還需要長時間佩戴,不少人因此都遇到了一些皮膚損傷的問題,一些朋友和同事頻繁向皮膚科醫生求助。

近期大家外出時都需要佩戴口罩,已經開工的小夥伴可能還需要長時間佩戴,不少人因此都遇到了一些皮膚損傷的問題,一些朋友和同事頻繁向皮膚科醫生求助。

為什麼戴口罩會造成皮膚損傷?

▍ 摩擦和壓迫

長時間戴口罩,口罩邊緣、口罩耳掛/綁帶會壓迫皮膚,和皮膚頻繁摩擦,皮膚出現壓痕、疼痛,嚴重的時候還可能皮膚擦傷、皮下出血。最常影響顴骨、臉頰、耳朵後面、鼻樑等部位。

▍ 皮膚潮濕浸潤

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的透氣性不好(這是防護作用所需要的),隨著佩戴時間延長,加上面部出汗,口罩內會越來越潮濕,皮膚浸漬受損,皮膚屏障破壞。


如何預防損傷的發生?

▍ 選擇合適的口罩類型

普通的醫用護理/外科口罩一般為平面型口罩,質地相對較軟,對皮膚影響相對小。而N95口罩通常為摺疊型或者杯罩型,質地相對較硬,對皮膚影響更大。

我們之前就有科普講到普通人外出戴普通醫用護理/外科口罩就可以了,N95口罩一般外出並不需要,並且很難正確佩戴,可能達不到應有的保護作用,還是把這些物資留給醫務人員吧(相關閱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定要戴N95口罩嗎?)。

▍ 選擇合適的口罩佩戴方式

常見的口罩佩戴方式有耳掛式、綁帶式和頭戴式。相對來說,綁帶式能較方便的調節最適合自己的鬆緊程度,而耳掛式和頭戴式為了大部分人群都能緊密貼合佩戴,則相對較緊,更容易造成耳朵疼痛和皮膚損傷。





▍ 選擇合適的口罩尺寸

口罩尺寸不合適,將對防護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同時,並非過緊的口罩才會產生皮膚損傷問題,過於寬鬆的口罩同樣也會,過於寬鬆的口罩邊緣會頻繁摩擦皮膚帶來損傷。

▍ 減少佩戴時間

如果還沒有復工,持續佩戴口罩的時比較短,比如出門買菜,一般能在一兩小時內完成,通常不太容易造成較大的皮膚損傷。

但對於已經復工的小夥伴,建議每2-3小時前往天台、陽台、露台等通風位置取下口罩(通風良好、空曠的、人與人間隔一米八以上可以不戴口罩),給皮膚以休息的時間。

再次佩戴上時,略微調整佩戴位置(在保證密閉性的情況下),避免重複壓迫上次佩戴時的部位。戴口罩之前可以採取做一些預防性的皮膚護理(如何護理,下面會詳細講到),如果臉上有汗,先清潔面部吸干水。

▍ 口罩潮濕了一定要更換

口罩潮濕了,不但皮膚會浸潤難受,口罩的防護作用也會降低,一定要及時更換。口罩一般4小時就需要更換,上班族可以午餐後更換新的口罩(佩戴前預防性皮膚護理)。

▍ 預防性皮膚護理

和口罩邊緣接觸的面頰、顴骨,以及與口罩鼻夾接觸的鼻樑部位需要重點保護。醫務人員可以用軟聚矽酮泡沫敷料或水膠體敷料保護這些部位。沒有這些用品也沒有關係,你可以在戴口罩前在這些部位額外塗抹一些保濕霜或凡士林,來減少摩擦,預防皮膚損傷。

在耳朵上方或耳後直接受到口罩綁帶壓迫的部位,可以使用一些柔軟的襯墊(例如軟布和紙巾),減輕壓迫和摩擦。

對於已經出現的損傷怎麼辦?

▍ 皮膚破損

對於已經出現的破損,如果沒有特殊的感染風險,且擦傷非常輕微,清潔後貼上乾淨無菌的創可貼保護創面避免摩擦。

另外,根據目前相關專業學會給出的建議,可以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百多邦」)等外用抗生素藥物,一方面對於預防感染或許有幫助,另一方面,軟膏的基質可以給予創面充足的濕潤環境,有利於恢復。

▍ 皮膚敏感

前面講到口罩下的皮膚容易浸漬受損,皮膚屏障破壞,所以更容易出現皮膚的敏感。如果發現觸摸皮膚、清潔皮膚或塗護膚品的時候,皮膚明顯刺癢、刺痛,就建議停止佩戴口罩,臉上厚厚地塗低敏保濕霜(通常無/少防腐劑、無香精添加;如何挑選保濕霜,可參考《皮膚科醫生的雙十一購物清單》),等症狀好轉後再重新佩戴。

再次佩戴口罩前,在整個口罩覆蓋區域依然可以厚塗保濕霜。

如果皮膚已經出現明顯的紅斑、脫屑、瘙癢、滲液、水皰,就需要考慮是不是對口罩的材質過敏,出現了過敏性接觸性皮炎。

如果在現階段不方便去醫院就診,可以選擇通過線上問診平台諮詢,因為可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口服抗組胺藥、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等藥物來治療,出現繼發感染時可能還需配合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 壓痕、疼痛

短時間佩戴口罩所引起的壓痕、疼痛,一般並不需要特殊處理,取下口罩後數十分鐘即可完全消退。

總結

1. 普通民眾一般外出時,若有口罩選擇的可能,更加建議選擇大小合適的綁帶式醫用普通口罩。

2. 不建議長時間佩戴。確需長時間佩戴時,儘量每2-3小時去通風空曠的地方取下口罩,讓皮膚休息一下。再次佩戴時略微調整佩戴位置。

3. 口罩潮濕了一定要更換(一般4小時更換)。

4. 佩戴前塗保濕霜或凡士林(可能需要隨身攜帶)。

5. 如果皮膚破損,可根據情況貼創可貼或外用匹羅莫星軟膏,如果皮膚敏感過敏,請暫停戴口罩,必要時諮詢皮膚科醫生。


參考資料: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階段皮膚科相關防護及診療規範.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 2020-02-06.

2.劉潔,如何防治戴口罩帶來的皮膚損傷,北京協和醫院,2020-02-12.

「免責聲明」

本文經卓正醫療健康信息組審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需要同醫生討論和諮詢。對這篇科普文章任何建議,可以發郵件至: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