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療後切忌一下幾點,忽視了等於白做放療

抗癌衛士 發佈 2020-03-05T15:28:40+00:00

保護射野內皮膚患者要保持放療區皮膚清潔,避免化學及物理的不良剌激因素,儘量避免暴曬;預防感冒,防止發生頸部感染。

保護射野內皮膚

患者要保持放療區皮膚清潔,避免化學及物理的不良剌激因素,儘量避免暴曬;預防感冒,防止發生頸部感染。若放療區域出現皮膚破潰應儘早就診,以便得到及時和正確的治療,此外還應按時局部換藥,預防感染等。若嚴重的放射性皮膚損傷長期不愈,可能需要外科醫生處理。

保持口腔衛生

進食後要漱口。每日刷牙2-3次,並使用含氟、鈣牙膏。3年內不要拔牙,如必須拔牙,應向牙科醫生說明放療史,並在拔牙後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有口腔感染時,需及時就診。

保持鼻腔清潔

放療後由於鼻咽以及鼻腔黏膜損傷導致鼻腔黏稠分泌物增多,需及時清除鼻腔過多的分泌物,這有助於促進鼻腔黏膜生理功能的恢復,可用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清除鼻腔分泌物。

功能鍛鍊

張口鍛鍊

1.持續性張口,口含直徑3-4cm木質開口器,每日2-4次,每次10-30分鐘。

2.爆發性鍛鍊,口腔迅速一張一合,每天至少200次。

頸部運動

在坐位進行點頭、轉頭鍛鍊,動作要輕柔、幅度不宜過大。功能鍛鍊要持之以恆,方能保持其鍛鍊效果。

調整生活方式

飲食

宜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低脂肪均衡飲食,例如各類蔬菜、水果、魚蝦、痩肉、雞蛋、脫脂乳製品等,無特殊禁忌。建議戒菸,少飲酒。

工作及運動

如果病情穩定,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可在休息一段時間後進行正常工作以及適宜適量的運動,但注意不能過於勞累。應避免熬夜等不良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體力。

復査

遵醫囑,定期複查。一般倩況下2年內每3個月複查1次,3-5年每半年複查1次,5年以後每年複查1次。如有需要,可隨時就診。複查內容包括電子鼻咽鏡、鼻咽+頸部MRI、胸部正側位片、腹部彩超、人類皰疹病毒DNA等或遵醫囑。

自查

在放療急性反應消退後,患者可自查是否有頸部腫塊,是否有原發腫瘤的症狀,是否有呈逐漸加重的骨固定點壓痛。如果有,請及時就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