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的女人都得過陰道炎!想遠離炎症,請做到這4點

子宮腺肌症科普 發佈 2020-03-23T15:09:10+00:00

1黴菌性陰道炎  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其中,有大約80%的感染,為假絲酵母菌,它可能是以無症狀的寄生狀態存在,也可傳染。

  陰道瘙癢,對於靦腆的妹子來說,這是比來大姨媽還要羞於提及的問題。陰道炎,雖然算不上什麼大病,卻也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擾。據統計,超過7成女性,這一輩子裡,至少會被陰道炎「糾纏」一次。它發病位置不僅令人尷尬苦惱,治療上也有一個頗為「尷尬」的問題——它病原體種類繁多,且非常容易復發。


  75%的患病率,難以逃離的陰道炎?

  女性朋友們大概都知道,在陰道中,存在著一個內環境穩態平衡。在以乳酸桿菌為主的各類正常菌群中,與宿主之間構成了一個平衡,它們互相制約,又互相依賴,共同維持陰道內環境穩態。

  那麼是什麼打破了這個平衡呢?除了外來的致病菌感染意外,我們身體本身也可能會對這個「平衡」產生影響。年齡、月經、雌激素水平、妊娠狀態的改變等等,都有可能導致這個平衡被打破,引發陰道炎。而不同的病原體,症狀也有所區別。


  1 黴菌性陰道炎

  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其中,有大約80%的感染,為假絲酵母菌,它可能是以無症狀的寄生狀態存在,也可傳染。在機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時,菌群則會大量繁殖,導致陰道炎。患者一般表現為陰道瘙癢,並且有灼痛感,白帶異常,呈豆腐渣樣。黴菌性陰道炎,有較為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夏季相對於冬季更加高發。濕熱的天氣,更加利於真菌的生長繁殖。保持陰道乾燥清潔,對於預防真菌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細菌性陰道炎

  一般為混合型感染,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但危害卻不小。對於育齡女性,可能會引起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甚至是早產等。對於這一類患者,適當的雌激素類藥物,可幫助陰道恢復酸性環境,重新恢復自我清潔能力。


  3 滴蟲性陰道炎

  很顯然,陰道毛滴蟲,就是該病的罪魁禍首。它多於性接觸相關,高發於20到40歲年齡段。不想成為那75%之一,自我的衛生一定要做好。黴菌性陰道炎,有明顯季節性。而細菌性以及滴蟲性陰道炎,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差異。


  因此,除了保持私處的潔凈,貼身衣物的選擇上,需要注意衣物的透氣性,以及吸汗性,以陰道處於潮濕易滋生菌群的環境。注意,再冷的天氣,即使不洗澡,內褲也必須勤洗勤換。另外,杜絕不潔的性行為,也是預防陰道炎的關鍵。

  希望女性朋友對陰道炎這樣的疾病的發生原因,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也希望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做好自己的下體衛生護理,預防陰道炎的發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