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那些事兒3:成了「糖媽媽」怎麼辦?

協和馬良坤醫生 發佈 2019-12-30T10:25:57+00:00

雖然血糖不加控制會帶來許多危害,但咱們積極配合大夫的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時給予胰島素,還是能獲得較好的妊娠結局的,而且絕大多數孕媽媽在「卸貨」後可以自然治癒。

確診妊娠糖尿病怎麼辦??先別慌!!

雖然血糖不加控制會帶來許多危害,但咱們積極配合大夫的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時給予胰島素,還是能獲得較好的妊娠結局的,而且絕大多數孕媽媽在「卸貨」後可以自然治癒。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控制血糖具體應該怎麼做?


◆方法一:改善生活方式

不要小看健康生活對妊娠期糖尿病病情帶來的影響,在現代醫學上就有「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這一治療方法,在緩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方面都有幫助。

每次看到孕媽媽努力健康生活,血糖逐步得到控制,作為大夫真的感到很欣慰。還有「糖媽媽」笑稱:想不到自己還能活得這麼健康。那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子的呢?

·心理調節

診斷妊娠期糖尿病後,感到難過、焦慮、緊張、害怕是人之常情。不過,孕媽媽當下需要做的是儘快接納自己「糖媽媽」的身份轉變,端正心態,接受醫生血糖控制的意見,積極治療。要知道,如果孕媽媽的心情過分焦慮緊張,也會影響到血糖的控制。

·合理膳食

經常有人問:控制血糖是不吃糖就行了嗎?那當然不是,做好醫學營養治療可大有講究。一般來說,大夫會建議「糖媽媽」諮詢營養科,營養醫師會根據您的血糖水平、生活飲食習慣、體重指標等綜合情況,定製適合的飲食方案,通過科學膳食實現血糖水平的控制。

所以,馬姐姐建議「糖媽媽」們都應該做一個自己的飲食日記,如果不能堅持每天都寫,每星期應該保持記錄3-5天,這樣有利於營養科大夫準確了解「糖媽媽」飲食攝入與血糖的關係,才能更好地為您定製膳食計劃。同時,您也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攝入情況,及時做調整。

日常飲食要注意什麼呢?

(1)三頓正餐,三頓加餐。控制飲食攝入的總熱量,但需保證每天谷薯類主食不少於生重150g,主食可考慮搭配膳食纖維較高的粗糧,如燕麥片、糙米、雜米、雜豆等。

(2)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但要留意高蛋白食物中的脂肪攝入,建議選擇魚蝦、雞胸肉、去皮鴨肉等脂肪含量較低的瘦肉以及蛋類補充蛋白質。而在牛奶補充方面,應選擇低脂或脫脂的牛奶。

(3)加餐可以選擇低糖水果,例如草莓、櫻桃、李子、柚子、蘋果等,香蕉、哈密瓜、西瓜之類的要少吃或不吃,若血糖波動較大或控制不理想,建議暫時不攝入水果。

(4)多食新鮮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每天保證在300-500g。注意,根莖類食物算作是碳水化合物。

(5)烹飪時,建議使用橄欖油、亞麻籽油、紫蘇籽油等優質油,並多選擇蒸、煮、燉的方式,避開油炸、爆炒、糖醋、勾芡,因此也建議「糖媽媽」少外出就餐。

·加強鍛鍊

除了要嚴格控制飲食外,「糖媽媽」還應該加強鍛鍊。合理的運動能夠促進血糖水平的下降,同時還能增加陰道順產機會,減少外傷。

每一餐後需要合理的時間稍作休息,然後按照「運動六步法」來運動,可以做一定強度運動。如果不放心,可讓家人陪同。

如果是有嚴重合併症或併發症,應該馬上就醫,聽從醫生的意見。

·血糖監測

「糖媽媽」在家做好血糖自我監測,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有利於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發生,而且血糖記錄還可幫助大夫判斷您是否需要啟用胰島素治療。怎麼監測呢?

(1)需要選擇合適正規的血糖儀,保證檢測結不會出錯,也可以選擇動態血糖檢測設備

(2)監測頻率:每周至少監測2~3天,或根據大夫建議加強監測頻率。

(3)監測時機:空腹;飯後2小時(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並控制在半個小時內吃完)

(4)控糖目標:空腹3.3-5.3mmol/L;餐後2小時血糖4.4-6.7mmol/L。

◆方法二:必要時給予胰島素

如果「糖媽媽」調整生活方式後,血糖還是總不能達標,就需要就診內分泌科或糖尿病科,諮詢專業大夫意見,啟用胰島素治療,加強隨訪。

寫在最後

診斷孕媽媽患妊娠糖尿病後,大夫除了會給予飲食、運動、胰島素治療等建議外,還會建議「糖媽媽」加強胎寶寶發育情況監護,以及胎心監護。要是到了孕40周還沒有生產,就會收入院引產。

如果「糖媽媽」沒有出現特殊情況可選擇順產,但有合併其他高危因素的,應聽從醫囑,進行選擇性剖宮產或放寬剖宮產指征。

「糖媽媽」在產後6-12周,一般在產後42天檢查時,需重新進行75g糖耐量試驗,重新評估糖代謝情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