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離新冠最近的一次:家人是無症狀感染者

好藥師健康資訊 發佈 2020-05-11T05:19:32+00:00

他們沒有症狀但依然有傳播病毒的能力,小琳的姑媽就是一名無症狀感染者。「姑媽一回來就自覺在家隔離了,一直都是我去給她送飯。

最近,無症狀感染者成為新冠肺炎防控的重點。他們沒有症狀但依然有傳播病毒的能力,小琳(化名)的姑媽就是一名無症狀感染者。



「姑媽一回來就自覺在家隔離了,一直都是我去給她送飯。」小琳在北美求學,住在姑媽家裡。


3月中旬,當地疫情已經相當嚴重。姑媽好不容易從歐洲順利歸來,但隔離3天後病毒核酸檢測卻為陽性。


這個結果對小琳是不小的衝擊,她從未想過自己離病毒這麼近。


然而,不論確診前後,她姑媽都沒有任何症狀,完全就像個健康的人。小琳不禁懷疑起新冠肺炎的確診標準,並來到微醫全球抗疫平台尋求答案。


陽性就是確診了嗎


微醫全球抗疫平台上的醫生回答道:「是的,那是無症狀感染者。」
聽到醫生肯定的判斷,小琳不再抱有僥倖心理,問道:「那我跟她接觸過,會不會被傳染?」
醫生繼續詢問她接觸的時間和場景。


小琳一五一十地回答:「自從隔離開始,我每天給姑媽送飯,只有進去給她送飯菜才有接觸,沒有其他的接觸,不過沒戴口罩,我和我姑媽都沒有戴。」

停頓了一會兒,小琳又補充道:「但她去洗手間的時候會戴,衛生間用消毒藥水噴過,客廳也有噴了。」


根據了解到的情況,結合新冠病毒的傳播特點,醫生建議小琳不要緊張,先居家觀察一下,最好是能做一下核酸檢測

持續接觸時,怎麼保護自己


可在小琳所在的城市,只要沒有症狀,哪怕是密切接觸者,也沒辦法進行檢測。


而且小琳接下來還得給姑媽送飯,要怎麼做還能避免感染呢?
「醫生,我接下來打算不進(姑媽的)屋了,把飯菜放在門外,吃飯的碗跟筷子,都是一次性的。我這樣做還有可能感染嗎?會傳染給其他家人嗎?」


醫生問她:「和你姑媽接觸的人只有你自己?還是有其他家人也接觸過?」
小琳表示:「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我有跟家裡人接觸。家裡有我的侄女,才3歲,還有我外婆,67歲。她們有可能被傳染嗎?」

醫生明確地告訴她,有可能,但幾率不大。


新冠病毒通過呼吸飛沫傳播,接觸傳播,還有高濃度氣溶膠傳播,但並不意味著接觸了就一定會感染,社交時保持1-2米的安全距離即可預防。


但是以防萬一,醫生還是建議她也開始自行隔離觀察,並囑咐了隔離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戴口罩。你和你姑媽都要戴,家裡其他人可以不戴。其次,有條件最好分開住,分開吃飯,勤洗手。其三,監測體溫,你接觸過的家人都最好觀察一下。」


最後一條,居家消毒繼續做,最好能做個核酸檢測。無症狀感染者雖然也是傳染源,但會比有症狀感染者傳播能力弱點,我們要重視但不要太擔心。」
小琳將醫生的話截圖保存了下來做備忘,並感謝道:「謝謝醫生,我聽您的現在才發現祖國的好,真的很想我的國。以後有什麼問題還可以諮詢您嗎?
醫生說:「可以的,有問題隨時到微醫全球抗疫平台上諮詢,」

核酸轉陰,是不是沒問題了


時隔不久,小琳再次上微醫來諮詢,「醫生,我姑媽的核酸檢測轉陰了,是不是就沒事兒了?」
醫生讓小琳把檢測單拍照傳過來看看。檢測單上顯示,核酸檢測是陰性,但IgM和IgG抗體雙陽


因此,醫生仍然建議小琳和她姑媽再觀察一段時間,繼續做到日常消毒、分餐分房。
小琳疑惑道:「為什麼呢?是擔心假陰性嗎?」


醫生對她進行了簡單的科普:「 IgM抗體是新近感染的指標,IgG抗體產生則是既往感染的標誌,既可能是感染後進入恢復期,還有可能已經痊癒,但抗體仍然存在。」
「根據3月3日中國國家衛健委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抗體檢測指標作為血清學證據納入了確診標準。」


明白原因之後,小琳連聲答應道:「好的好的,那我們多隔離幾天,什麼時候能解除隔離呢?」

「按照中國國家防控方案要求,所有無症狀感染者需在指定場所隔離滿14天,且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方可解除隔離;如果核酸檢測仍為陽性,則繼續隔離醫學觀察。如果在國內,是還需要檢測一次。」


醫生將國內的措施告訴小琳做參考,並建議她結合當地政策:「您身處海外,國內可以參考,具體的還是要諮詢一下家庭醫生,以所在地區的政策為主。」

小琳繼續追問了疫情的問題,將心中的疑惑盡數解除後,由衷感嘆道:「我想我沒有什麼問題了。除了謝謝我都不知道還能怎麼表達感激之情,你們真棒,祖國真棒。」
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莫愁歸未得,明月一思量。不管疫情會持續多久,我們的支持一直都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