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動症的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法

國醫大講堂 發佈 2020-03-13T04:11:53+00:00

4、藥物:主要的藥物治療是興奮劑,但可能產生副作用,藥物治療不理想,也非唯一的治療方法,有一部分多動症兒童不經藥物治療,也能恢復正常。

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多動綜合徵(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或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徵(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礙(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這類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國內認為學齡兒童發病者相當多,約占全體小學生1~10%。男孩遠較女孩多。早產兒童患此病較多。

病因學

兒童多動症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認為產前,產時或產後的輕度腦損害是重要因素,主要與腦外傷、中毒等有關。有人認為城市環境污染、臨床上不顯症狀的輕度鉛中毒亦可為病因之一。近年的調查研究,在患兒血統父母,寄養父母以及兒科其他病兒的比較,發現血統父母以及兒科其他病兒的比較,發現血統父母中的某些精神疾病如酒精中毒,病態性格等的發生率比對照組高,多動症兒童的父母童年期朋多動歷史者較多,多動症兒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於對照組3倍,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見。

此外,多動症兒童父親反社會的人格特徵或酒依賴,母親有癔病者均較多。合併品行障礙的多動兒童的成人親屬的人格障礙,酒癮及癔病比例更高。有關養子的研究也發現,多動症兒童的親生父母的反社會人格,酒依賴及癔病明顯高於養生父母或對照組兒童的父母,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動和品行障礙的歷史及有精神病障礙者也比較多。單卵雙生子的多動症兒童發病率高於雙卵雙生子,同胞兄弟兒童發病率也約為半同胞兄弟的5倍多,提示某些患兒的輕微腦功能失調可能與遺傳因素有一定作用,影響兒童的心理發育。不少患兒未能找到病因。   

發病機理

最近用PET研究發現多巴胺受體的密度與兒童發育有關,多巴胺受體密度的特異性變化是直到少年期才成熟。多動兒童易被影響的區域認為是前葉的多巴通路。神經心理研究提示多動兒童的葉功能未經成熟。人們認為前葉皮層與兒童的衝動和攻擊行為有關。測定發現多動兒童的局部腦血流,主要是發現半葉和尾狀核兩個部位受累。有些研究已證明用藥使基底節和中腦的血流增加,而便運動區的血流減少。這些發現可以解釋為什麼服利他林後可使多動兒童的注意力能協調精細動作和粗大運動。其它研究多集中在丘腦,網狀激活系統和前中腦束。多動兒童和正常對照比較,神經內分泌也有些區別,研究發現多動獨的生長激素對苯丙胺或利他林的反應是不同的,這進一步明了多動和正常兒童有生物學的不同。

不論是皮膚電位還是誘發電位的研究,均發現多動症兒童一般對刺激表現為覺醒水平的不足,以前的研究也發現覺醒水平不足與反社會行為和品行障礙有關,因為覺醒不足,獎懲行為在一般心理水平不能起作用,多動症兒童難以吸取以前教訓,其行為問題也難以矯正。

兒童多動症的具體表現

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衝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點。如果不加以糾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據調查,多動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

1、 這類兒童無目的性活動過多。如上課時,頑皮的孩子會為了故意引起別人注意,或為了好玩有趣而偶然做小動作。但多動症兒童就不同了,他們好象不受意識支配似 地不停活動,如毫無目的地搖桌子,晃椅子,即使受到老師的提醒、制止或批評,馬上又不由自主地重複原來的小動作,或更換為亂翻書,東張西望、歪來歪去,伴隨咬鉛筆、切橡皮、招惹鄰座的同學。平時手腳不停,無目的地亂闖、亂跑,自控能力差,大人說話的時候迫不及待地插嘴。對同伴時常有莫名其妙的挑釁行為等。

2、這類兒童注意力很難集中,邊做作業邊玩,隨便塗改,不加考慮地突然站起來動一會兒,或正在做作業的時候對別人說話進行插嘴。很少有做某一件事精神投入,注意力集中的表現。

3、這類兒童自控能力差,玩得高興時又喊又叫,又跑又跳,手舞足蹈,莫名興奮,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對大人的厭煩表情和制止不能產生約束性心理反應。受到強制性約束的時候,不是安靜下來,而是表現出鬧脾氣、不高興、發泄沮喪情緒,採取敵意和對抗性行為。

4、運動的協調性差,並有知覺、語言、記憶的障礙。如辨認符號和聲音費時很久,搞不清含義,語言水平低於同齡兒,記事慢而忘事快等。

危害

(1)對個人的危害

輕微多動症兒童只是在學習上不能專心,不能主動去學,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在行為上不能自控,表現為不服管束,被人歧視。重症多動症兒童則學習成績明顯下 降,不能跟班,難以讀完小學及初中。在行為上惹是生非,干擾他人。隨著年齡增長,因無法自控易受不良影響和引誘,可發生打架鬥毆、說謊偷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對家庭的危害

多動症兒童學習不僅成績較差,還厭學、逃學,擾亂課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師叫去批評,使家長又羞愧又惱火,回家後便對孩子進行責罵、棍棒教育。有的高價請家庭教師,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也無濟於事;有的使孩子對家長產生對抗、仇恨情緒,影響家庭和睦。

(3)對學校的危害

在學校里,多動症兒童經常擾亂課堂秩序,打架鬥毆,偷竊破壞,成績低下,即使老師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個班多幾個這樣的孩子,則教學質量必然受到影響,使老師特別惱火,總想讓他們留級,甚至把他們開除。

(4)對社會的危害

多動症兒童如不及時治療,到成人後由於自控能力差,衝動,好逸惡勞,貪圖享受,往往犯罪率較高,並屢教不改成為慣犯,影響社會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財產安全。

檢查

在多動症兒童的體格檢查中,多動症患兒一般並無明顯異常的陽性體徵,在臨床中,也可出現一些輕微的神經體徵,這些神經體徵又有別於麻木、癱瘓等"硬性"體徵,因此,對一些無定性或定位價值的輕微神經體徵,稱為"軟性"神經體徵。

在臨床中常用的,並且對多動症患兒有參考價值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1.翻手試驗:令被檢查兒童將雙手並置於桌上,手心向下,拇指置於掌心,餘四指均併攏,並將兩手的食指靠緊併攏,然後,把雙手都翻過來,將兩食指兩小指靠緊並 攏,此後將雙手翻過來,就這樣限定在原位反覆翻動雙手,並漸漸加快速度,這時,要觀察肘部擺動的幅度、雙手翻動時的姿勢及雙手是否還能併攏等。肘部擺動超 過一個肘部的寬度,而且翻手姿勢笨拙,不協調者為陽性。

2.指鼻試驗:讓受檢兒童先用左手食指,後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睜眼和閉眼各指鼻5次,此時,觀察患兒在指鼻過程中的協調性和速度,多動症兒童往往動作過重,笨拙,錯誤次數多,尤其閉眼時,錯誤更明顯。

3.點指試驗:讓受試者一手握拳,另一隻手用拇指依次接觸其它手指指端,然後,另一隻手重複上述同樣的動作,亦可正反兩方向接觸其他手指(即食指-中指-無名 指-小指或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此時,觀察受試兒童點指動作的協調性,如不能快速靈活地完成此項試驗,即為陽性。

治療措施

1.補鋅治療  

多動症的主要誘因是由於孩子體內血鉛含量過高。補鋅硒,可以幫助鉛。微量元素鋅硒可以拮抗重金屬元素,平時多吃含鋅、硒豐富的食品,如魚、瘦肉、花生、芝麻、奶製品、蘑菇、雞蛋、大蒜等可以達到有效補鋅排鉛,治療小兒多動症的目的。

2.藥物治療

治療此病的藥物可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及抗癲癇劑等,但一般以中樞神經興奮劑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為常用藥品。今分別介紹如下。

①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

即利地林(Ritalin)目前是常用藥物。其每次劑量為5~10mg,每日2次,於早、午服用。傍晚不用,避免引起失眠。多數患兒每日劑量為20mg以內。由於精神振奮劑可影響身體發育,故主張患兒在學習期間服用,周末及假日停服。6歲以下一般不用。此藥有不易產生耐藥性的特點。

②右旋苯丙胺(Dextroamphetamine,Dexedrine)

也是常用藥物,劑量為每次2.5~5mg,每日2次,早、午服用。多數患兒每日用量在10mg以內。應注意觀察脈搏及血壓的變化。副作用為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和體重減輕。也慶在星期日及假日停服,以減少其抑制生長的副作用。3歲以下一般不用。長期應用此藥對生長發育的影響較哌醋甲酯明顯,但它的作用較易估計,認為是其優點,而且它還有些抗癲癇作用,認為是其優點,而且它還有些抗癲癇作用,對同時有驚厥的患者更為適合。

③苯異妥英(Pemoline,Cylert)

一種精神振奮劑,對多動症認為有明顯效果,其藥物作用時間長,早晨上學之前服1次即可。副作用少,較右旋苯丙胺和哌醋甲酯更少引起厭食和失眠。6歲以下兒童最好不用。開始劑量為10mg,如療效不滿意可增加20~40mg。此藥顯效較慢,假若亦應停止觀察。曾有肝臟遲發性過敏反應的報告,故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④咖啡因:對兒童的多動症也有效,每次服用100~150mg,每日2次,但療效不如哌醋與右旋苯丙胺。

⑤丙米嗪(Imipramine,Tofranil)

屬於抗抑鬱性藥物,對本症也有較好療效。劑量從10mg,常用劑量為每日25~50mg,視兒童年齡、體重而定。此藥趕走的白細胞減少常為暫時性,停藥後可恢復正常。在開始服藥4周後,應檢查白細胞計數1次,以後每半月驗血1次。此外,還可致食慾減退、尿瀦留或過敏反應。12歲以下小兒不宜應用。

⑥抗精神藥物

如氯丙嗪、甲硫達嗪(Thioridazine),適用於有破壞性行為的患兒。

⑦抗癲癇藥

如苯妥英鈉、撲癇酮,適用於伴發驚厥的患者。忌用巴比妥類的鎮靜劑,因有時反可使症狀加重。

療程依病情輕重而定,輕者服藥6月~1年,重者要治療3~5年,過早停藥易重視症狀。

3.精神治療

藥物治療是對症的。動作過多往往經藥物治療而得到控制。同時,不可忽視家庭和學校方面的適當教育和管理。對患兒的態度要以耐心、關懷和愛護的態度加以處理。對患兒的不良行為及違法舉動要正面地給以紀律教育,多予啟發和鼓勵遇到行為治療有成績時給予獎勵,不應在精神上施加壓力更不能現罵或體罰。對有不良習慣和學習困難的患兒,應多給具體指導,執行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培養良好習慣,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的困難,不斷增強信心。文獻資料指出藥物有效,但藥物與教育、行為上的指導相結合更為有效。

4.物理治療

物理療法相對於藥物相比,具有無副作用、依賴性療效顯著的特點。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這種物理療法是通過微電流刺激大腦,能夠直接調節大腦分泌一系列有助於改善多動症和抽動症症狀的神經遞質和激素,如內啡肽、已醯膽鹼,這些激素參與調節人體多項生理和心理活動,能夠全面改善多動和抽動症患兒情緒不穩、易激惹、活動過度等表現。

5.行為療法

對控制多動行為、衝動控制和侵略行為有效。一個人的外部行為往往是由於人的思想和內心體驗所決定的,錯誤的觀念,不合理的信念或不精確的認知過程,可以產生適應不良的行為和不良情緒,要改變這些不良情緒和行為,就必須糾正這些錯誤的、不精確的觀念、信念和認知過程。

認知行為療法就是用來糾正多動症兒童的這些不合理的、消極的信念,使患兒的行為和情感得到相應的改善。認知療法可以用於多動症兒童的緊張、焦慮及衝動性行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在認知治療的實施過程中,心理醫生應與患兒及其家長共同找齣兒童的不良認知,並指導訓練或學習等方法來糾正錯誤的認知,使患兒的認識更接近現實和實際,從而改善其心理障礙。多動症兒童往往伴有繼發學習困難,患兒的家長總認為孩子不用功,不肯學習,兒童自己也覺得不如其他兒童聰明。而實際上多動症兒童是由於存在注意障礙,造成思想不集中,學習不專心。所以要克服學習困難,必須從改善兒童的"注意品質"著手,這樣就能提高學習效果。通過行為治療的手段,使其不良行為得以糾正。

中藥治療

治療兒童多動症常用的中藥單味藥涉及50~60種,但其中運用頻率較高者依次是以下藥物:遠志、石菖蒲、龜板、茯苓、龍骨、鹿角、熟地、山藥。這些藥物中運用頻繁最高的遠志、石菖蒲、龜板,及孫思邈的孔聖枕中丹,遠志、石菖蒲、茯苓,再加一味人參,就是孫思邈的定志丸,都是治療健忘的名方。現代藥理分析認為,遠志具有鎮靜、抗驚的作用;鹿角有興奮的作用;茯苓、石菖蒲等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也有興奮作用,兼顧興奮與抑制,從而可避免單用中樞神經興奮藥的一些副作用。

中成藥:

①靜靈口服液、小兒智力糖漿:適用於腎陰不足。肝陽偏旺證多動症。服用方法:3-5歲每日10毫升;6-14歲每日20毫升;15歲以上,每日30毫升,早晚兩次分服。每個療程30天,連服2-3個療程。

②清腦益智合劑:適用於先天不足、精血虧虛證多動症。服用方法:每日1劑,內服2次,餐後服,連服2個月為1療程。

③康益糖漿:適用於陰陽不調、心腎不足證多動症。服用方法:日服2次,每次lO~15毫升。

④益腦寧:適用於肝旺有餘、心神失寧、脾運失調多動症。

⑤集神口服液:適用於心脾兩虛證多動症。服用方法:3~5歲,每日lO毫升;6~14歲,每日20毫升;15歲以上,每日30毫升,早晚2次分服。每個療程30天,連服2~3個療程。

⑥調神口服液:適用於心肝腎功能失調證多動症。服藥方法:10歲以下每次10毫升,每日2次;IO歲以上,每次10毫升,1日3次。1個月為1療程。

⑦補腦益智糖漿:健脾益智糖漿,適用於脾氣不足、痰濁上擾證多動症。服用方法:l日3次,每次l5毫升,20天為1療程,連服2個療程。

⑧小兒智力糖漿:適用於陰陽失調、心腎不足、肝陽偏亢證多動症,且對智力發育差及健忘的兒童有一定的療效。服藥方法: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

飲食療法

近年來研究表明,兒童多動症與飲食可能有一定的關係。缺鐵、缺鋅、缺維生素可能是引起兒童多動症的誘因;食品中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等過多也可能誘發兒童多動症,或者使多動症狀加重。相反,多動症的患兒只要限制這類食物,症狀就可明顯減輕。

多動症患兒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掛麵、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桔子等。飲食中不要加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柑欖等食物。

②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因為鋅是人體的微量元素,與人體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鋅缺乏常使兒童食欲不振,發育遲緩,智力減退。研究發現,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大多數頭髮中鋅含量較高。所以,常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幫助。

③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症狀。因此,多動症的孩子,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禽血、獸血等。

④少食含鋁食物。因為鋁是一種威脅人體健康的金屬,食鋁過多可致智力減退,記憶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動症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製作油條需要在麵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育不利。

⑤少食含鉛食物。因為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多動患兒應少食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

簡單介紹幾個常用食物療法:

①三七腦髓湯

用鮮魚腦或羊腦一具,三七粉3克,加少許食鹽、蔥、姜等調味品,加水燉熟,當菜吃。

②參蛋湯

太子參15克、紅棗15枚、雞蛋2個,置鍋內加水同煮,蛋熟後取出剝去蛋殼,再加入同煮片刻,即可吃蛋喝湯,每天1次,久服可見效果。

③豬肉蓮子湯

瘦肉75克、蓮子30克、百合30克,共放砂鍋內加水煮湯,調味食用,每天一次,連服。

④蝦殼湯

蝦殼15克、菖蒲、遠志各9克,水煎服,每天1次,久服有效。

⑤蓮子湯

蓮子肉20克、芡實15克,同煮酥,加少許白糖,作早餐或點心。

家庭護理

第一,讓患兒少看電視,少上網。多動兒一般在學習時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總是不停地做小動作或思想開小差,但在看電視,尤其是電視廣告時可以。2004年美國西雅圖兒童醫院和地區醫療 中心的研究人員曾研究多動症與看電視之間的聯繫,研究表明,兒童在學齡前電視看得越多,他們在7歲的時候就越明顯地出現注意力缺失。美國的多家媒體報導了 這一結論。國內也有很多研究表明,長時間看電視不僅會損害兒童的眼睛,而且會影響到其以後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父母每天應限制多動兒看電視上網的時間, 一般每天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最長時間不要超過一節課。

第二,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遵從規律性的作息時間。   

第三,訓練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研究表明,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徵,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 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知覺障礙等。因此,父母在家也應注意訓練兒童的感統能力。最簡單的方式包括跳繩、打球、游泳等。這些運動簡便易於操作,而且訓練效果也很不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讓兒童參加專業的感覺統合能力訓練。   

第四,注意護理多動兒用藥期間儘量不感冒。一般兒童在感冒、發燒、精神緊張等情況下其多動症狀會加重,兒童在感冒期間用藥會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可以暫時停藥,然後等孩子感冒病好了再繼續用藥。  

第五,多動兒的健康恢復還要從飲食抓起。現在治療多動證的藥有很多種,但是為了兒童更長久更全面的健康,我們建議採用中醫中藥的方式來治療。因此,飲食方 面也需要注意,切忌含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和含有咖啡因、色素、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此外,兒童常吃的膨化食品、可樂飲料或一些含有激素的快餐等,最 好不要吃;讓兒童少吃豬牛羊狗等紅肉,可以多吃雞鴨魚蝦等白肉;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另外,鑒於有些多動兒存有睡眠方面的問題,可以讓患兒在睡前喝一杯 牛奶,以有助於其正常盜汗和正常睡眠。

防治

1、教育方法:

一般學齡前患兒,主要採用教育及心理治療,不用藥物治療。恰當的教育,減輕患兒思想上的精神壓力,是重要措施之一。對患兒苛刻要求會加重其行為問題的產生。把兒童活動控制在不太過分的範圍內就可以了。要多加鼓勵,千萬不能歧視他們。 

2、行為療法:

系指以學習學說的概念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如獎賞性的條件反射療法,對多動兒童的非多動行為進行強化。

3、對父母和教師的諮詢工作

父母和教師要懂得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及不同的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的特點,管教應該是及時的、公正的、耐心的和有信心的,不能苛刻要求兒童,並具體輔導幫助。 

4、藥物:主要的藥物治療是興奮劑(如利他林),但可能產生副作用,藥物治療不理想,也非唯一的治療方法,有一部分多動症兒童不經藥物治療,也能恢復正常。對多動症採取綜合治療方法最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