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麼多年藥,終於知道忌口的「發物」都有什麼了

妙手醫生大講堂 發佈 2019-12-30T08:46:49+00:00

身上起疹子了,家人會告訴你忌吃「發物」,看病買藥時,醫生會告訴你忌吃「發物」。可發物到底是啥?很多人都答不上來。那麼,在醫生和藥師的眼中,「發物」是什麼?

身上起疹子了,家人會告訴你忌吃「發物」,看病買藥時,醫生會告訴你忌吃「發物」。

可發物到底是啥?很多人都答不上來。

那麼,在醫生和藥師的眼中,「發物」是什麼?

發物

一般指魚蟹一類的腥發食物,這類食物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或局部腫痛,因其具有藥物特性,還常常引發疾病或減低藥效,所以服中成藥或中藥時不宜食用。

此外,一些容易和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影響藥效的食物,也屬於生病期間要忌口的「發物」。

服中藥時別吃4類發物

下面這4類「發物」,都是你服中成藥或中藥期間,需要忌口的食物。

發冷之物

生冷食物,就是大家常說的「涼性食物」和「寒性食物」,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

此類食物常見的有:冷飲、涼茶、西瓜、梨、柿子等。

在服用解表透疹、溫經通絡或溫脾暖腎的藥,如感冒清熱顆粒、右歸丸、溫脾丸等中成藥時應忌食。

發熱之物

「發熱之物」多為辛辣食物,性質屬溫熱,容易耗氣上火。

此類食物常見的有:韭菜、辣椒、胡椒、狗肉、羊肉、咖喱等。

患有各種實熱證、陰虛證,服用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補腎、養陰清熱的藥物,如牛黃解毒片、穿心蓮片、牛黃上清片等中成藥時,應忌熱心食物,以免耗傷陰血,促發炎症。

發滯發濕之物

「發滯發濕之物」多為油膩、高澱粉類、酒類食物,容易助濕生痰,滑腸滯氣,而且難以消化。

此類食物常見的有:各類肉製品、豆製品、醪糟(米酒)、酒類等。

患有脾胃虛弱證或痰濕證,服用健脾養胃、祛痰化濕的藥物,如祛痰止咳顆粒、香砂養胃丸、川貝枇杷露等中成藥時,應忌食。

發風之物

「發風之物」多為腥膻類食物,大多含有激素或異性蛋白,能夠誘發人體的過敏反應。

此類食物常見的有:魚、蝦、蟹、雞蛋、香菜等。

患有各種過敏性疾病,服用治療過敏性哮喘、鼻炎、濕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等藥物,如鼻炎康及某些抗過敏藥時,應忌食。

吃中藥注意3件事

服中成藥期間,除了忌吃「發物」,下面這些用藥錯誤也要避免。

避免超量或長期服用

某些中成藥含有一定毒性成分,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中毒。如六神丸常用來治療咽喉腫痛,過量服用可能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痛、四肢濕冷等症狀。

成分類似的藥別同時服

同服含有相似成分的中成藥,可能出現過量甚至中毒。例如附子理中丸與金匱腎氣丸兩種非處方藥,同服後,可能出現噁心、腹痛、心動過緩等症狀。

不要中西藥混用

有些中成藥含有西藥成分,與西藥同服會增大不良反應的風險。例如維C銀翹片含有對乙醯氨基酚,與含此成分的西藥聯用,對乙醯氨基酚易過量,可能引起肝、腎損傷。

溫馨提示:服用中成藥,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掌握正確服藥方法和服用禁忌,注意飲食的配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購買、服用藥品之前先諮詢醫生,是保證用藥安全的關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