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中國便秘日 | 今天,你通了嗎?

蘇州科技城醫院 發佈 2020-03-28T06:39:45+00:00

便秘指的是大便次數減少,一般每周少於3 次,伴排便困難、糞便乾結或不盡感,臨床較為常見。每天攝取 1500~2000ml 以上的水份,可增加腸道的蠕動,且纖維結合水分,增加糞便體積、軟化糞便及減少腸道排便時間。

從2014年起,每年的3月28日被中國醫師協會設立為「中國便秘日」。

便秘指的是大便次數減少,一般每周少於 3 次,伴排便困難、糞便乾結或不盡感,臨床較為常見。


做個便秘自檢,你是否中招?

(1)排便費力:上廁所不能馬上大便,而要蹲著等上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才能解下來;

(2)排干硬便:大便過於乾結、堅硬,硬的和「羊屎粒」一樣;

(3)排便不盡:常有頻繁的排便感,每次卻只有少量黏液排出;

(4)直腸堵塞感:排便時感覺肛門被「塞子」堵住了一樣;

(5)需要輔助:需要用手去把大便「摳」出;

(6)次數減少:一個星期少於三次。

如果有以上症狀中的兩項,且頻繁出現,那你很有可能便秘了。


如果你已中招,要分清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

由腸道腫瘤、腸扭轉、腸狹窄等疾病引起的「便秘」。對於此類便秘是需要進行相關疾病的檢查以及病因治療。

功能性便秘

由於年齡、飲食結構等非直接疾病因素引起的「便秘」,大部分人屬於此類便秘。

1.老年人消化功能較青壯年人有所減退;

2.飲食、飲水量減少(足夠的容量才能在腸道內形成渣滓刺激腸道使其蠕動);

3.飲食內容受限,如牙齒脫落→粗纖維食物攝入少→食物殘渣少→對腸道不能形成刺激→腸蠕動慢;

4.活動量減少導致胃腸蠕動慢而便秘;

5.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飲食結構改變;

6.長期服藥及疾病帶來的心情不暢等。


功能性便秘的治療

一、調整生活方式

1. 攝入適量的膳食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降低結腸內的壓力,也是有益菌的能量來源,因此食物不應吃的太精細。

2. 增加飲水量。每天攝取 1500~2000ml 以上的水份(不限水),可增加腸道的蠕動,且纖維結合水分,增加糞便體積、軟化糞便及減少腸道排便時間。

3. 適當體育鍛鍊。

適度運動能刺激腸道蠕動,有利於腸道排便,尤其對久病臥床或運動量少的老年人更有益。運動的方式不限,散步、慢跑、做體操等均可自行選擇。

4. 定時排便、恢復排便反射的訓練。

晨起或餐後 2 小時內嘗試排便最佳;

集中注意力,避免玩手機、看報紙等外界刺激;

5. 精神心理治療。合理的心理指導和認知治療可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態和睡眠,從而改善便秘。


二、藥物治療:

通便藥、促動力藥、促分泌藥、灌腸劑及栓劑

三、手術治療

四、新治療方法-生物反饋治療

如肛門直腸測壓提示存在盆底肌不協調收縮、直腸壓力上升不足以及直腸感覺閾值有變化等,可進一步行生物反饋治療。

生物反饋療法是一種自身訓練方法,或者稱「再教育」,是通過利用來自於人體自身產生的生理信號,按照儀器系統給定的模式進行訓練,從而起到改善身體的某個臟器運動或生理過程的一種治療方法。現已經成為消化科、肛門直腸科和小兒科治療功能性便秘和便失禁的重要手段。

科技城醫院消化內科已購置一整套肛門直腸測壓及生物反饋系統,並開設便秘門診(每周三下午),針對您的便秘我們可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關鍵字: